当前位置首页 >假如没有奥运会

排队日不再只是11号

  
作者:
发布日期:2008-08-07

奥运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北京,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陆续竣工投入使用的奥运场馆“身上”,更体现在日益提升的社会人文环境和市民文明素质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受首都精神文明办委托,经过两年研究后今年首次向社会发布了2006年底“市民公共文明指数”。出乎意料的是,仅仅一年时间,“文明指数”就增加了3.85。这一指数表明,包括来京务工人员在内的北京市民,在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等领域的公共文明素养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在德国留学一年刚刚回国的毕昕感触尤深:“北京人的文明意识提高真快,走在街上,随地吐痰的人不多了;公交站台随处可见排队候车的人群,高峰期还有三三两两的文明乘车监督员尽责地引导市民排队;乱按喇叭、加塞的汽车少了;问路时遇到的是笑脸和详尽的回答……这一切变化之快,以至于你不用特别留意就可以看到。”

让排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1月11日7时15分,周一上班高峰时间。百利宝专线公交车驶进虎坊桥站,准确停在一道白线处。车门打开,沿白线自觉排队候车的6名乘客只用了5秒钟就全部上车。第6秒钟,车门关闭,稳稳起步。少了拥挤,多了从容。

“两三年前,早高峰时有6个人同时上一辆公交车,要花将近半分钟。”附近一位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已有1800个像虎坊桥站一样的文明乘车站台,覆盖了五环路以内站台数的50%;长安街等11条大街成为文明乘车示范街。

今年2月11日是北京市首个“排队推动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列。这天,从长安街沿线公交车站到地铁站台,从新世界广场到虎坊桥一条街,2000多家单位加入这项“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超过12万名志愿者引导百万市民在参与中体验了优良公共秩序带来的快乐,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一位主动到现场采访的外国记者说:“相信不久的将来,排队会是北京市民的一种自觉需求。”

3月12日周一的早高峰,南礼士路15路等公交站台要比往日拥挤一些,但文明乘车监督员似乎早已对此习以为常,即使几路车一齐进站使得站台出现一阵小混乱,他们也能各守其职,不让交叉来往的乘客把排好的队打乱。监督员彭师傅说,“排队推动日”活动让乘客的排队意识更强了,很多不经常在这坐车的人看到大家都在排队,就会主动地问坐×路车在哪排队。乘车监督员很欣慰地看到排队正逐渐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行为。“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当排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排队推动日’也就被忘记了。”

相关文章
more
  •  |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