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按原来发动上山下乡运动的目标来看,除了1968年解散红卫兵组织恢复秩序的短期目标达到了以外,这个运动在经济、意识形态与政治方面基本上是失败的。有关这一点,我的书最后一部分提出比较详细的论据。
如果我们研究这个运动的一个特别的成果:知青那一代,我们发现毛也基本上失败了。他的政策确是对整整一代人有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他们具有同属一代人的强烈归属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像陈培华那样称他们为“毛的孩子们”。但毛肯定不会承认这些人是他的孩子,因为这一代没有被改造成“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也没有被改造成无私地为共产主义理想,或者是为毛泽东的政治路线而奋斗的“革命接班人”。反而,在整个七十年代的过程中,这一代对毛的思想和政策有了比较深刻的反省,甚至开始持反叛的态度。毛还在世的时候,广州的李一哲大字报和1974年重阳节白云山事件等等都是很明显的例子。毛死了以后,在改革派和凡是派的斗争中,这一代就支持了反对文革和毛泽东“既定政策”的改革派。
对“毛的孩子们”、“失落的一代”这个称呼似乎比较合适,因为他们失去了不少东西。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那一代人一样,他们的幻想破灭了,他们不能再尊重孩提时代学到的价值观,而中国的“失落的一代”也失去了在最佳年龄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又被称为“耽误了的一代”。
但是这个残酷的经历让这一代人受到启发,所以可以说他们也是“思考的一代”。因此,他们有能力也有必要保持知青运动的记忆。上山下乡运动不应该只是中外专家的研究题材。这场运动影响了所有知青的一辈子,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上一代以及下一代,因此他们都应该来参加对这场运动的集体回忆。大多数知青,连那些回城后混得不错的人,都受过一些创伤和损失,他们实际上不能忘记这个经历,反而,为了自己的心理平衡,他们需要集体地回忆和反思。现在全国有很多的知青民间组织(联谊会、网站、期刊等)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有用有价值的记忆需要借助于真实客观的历史知识和理性的辩论。但愿我的书在这方面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一个法国人与中国“失落的一代” 2010-09-02
- 中国一渔船被韩国货轮撞沉 船员全部失踪 2010-09-02
- 欧宝自救:大举进军中国市场 2010-09-02
- 中国中冶深耕地产 保障房开发跻身三甲 2010-09-02
- 推出智能型零售网点 花旗中国网点扩张提速 201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