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要求中国企业全面内控拉开序幕
15:23
2010-07-21
订阅

7月19日,在财政部会计司、证监会会计部、中国会计报、中国会计学会联合举办的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内控培训班暨中国企业内控论坛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与中国证监会纪委书记李小雪再三强调企业内控必须立刻开始有效实施。

此次会议的背景是,不久前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它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应用体系已经建成。

根据上述五部门制定的实施时间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将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

在本次会议上,王军从企业如何理解内部控制规范、为何制定内部控制规范以及如何学习内控规范这三个方面对企业的内控建设提出了要求。

王军指出,企业领导应该了解内部控制的本质,特别是要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强调职责分离和岗位授权,要在外延上科学解读“内部”两字。而且,内部控制规范应该由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制定,这有利于将散落在各政府部门文件中的内控规定进行统一,也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

至于如何才能把握内部控制规范的精神实质,王军建议要着力关注三个差异:一是企业实际与规范要求的差异。两者如果出现差异,企业宜用内部控制的五项基本原则进行职业判断,这五项基本原则将成为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建议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唯一依据。二是内部评价与外部审计的差异。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包括企业财务报告、发展战略、经营效益等控制问题,其范围要大于审计评价的范围,因此,企业在进行内控自我评价时,必须以全面评价为基础,对所有控制目标的实现进行综合评价。三是普遍要求和行业特色的差异。在这一点上,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原则上都是适用的。

王军强调,企业实施内控是一件大事,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应自上而下地推动,要通过宣传培训及时转变全体员工的理念和观念,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内控实施办法,同时,培养内控人才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重要策略。

中纪委委员、中国证监会纪委书记李小雪则指出,我国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内控,并加强了对境内外同时上市的约60家公司高管进行内控培训。

一方面,企业在海外上市过程中虽然也构建了内控体系,但是很难有机会获得系统的内控培训,这次中国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内控无疑将有助于企业动员内部各种资源力量来构建内控体系。

另一方面,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在国内开展内控试点,可以更好地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内控建设情况,让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有利于国内企业到海外上市。

同时,通过境内外上市公司先行实施内控规范试点,将为A股等所有上市公司实施内控积累经验,为内控在所有全面推行做好准备。

李小雪对境内外上市公司从2011年起实施内控规范提出要求:要以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公司的治理结构;要将内控工作从理论转变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实际行动,从根本上解决内控执行的有效性问题;要将内部控制规范与企业自身特点相结合;要以财务报告内控为切入点,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取长补短,持续改进,实现内控系统的优化和升级;要结合我国经济环境以及行业的经营特点,及时总结实施内部控制的中国经验。

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认为,企业构建内控体系应该是出于企业的内部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而且企业领导应该“从我做起”,因为“一把手”既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也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控制点。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