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国际标准破冰 威视发布集装箱检查标准
缪舢
2010-11-30 10:47
订阅

由中国提出提案并主导的国际标准十分有限,在已正式发布的数万项ISO(质量管理体系)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中来自中国的仅寥寥数百项。而在核工业领域,由中国颁布的国际标准化技术一片空白。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处于国际发达国家和它们跨国公司制定的标准化垄断之下。

打破长期由国外垄断核工业领域坚冰的是一家来自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由威视主责起草的IEC62523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成为全球集装箱和车辆检查系统类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使用的共同依据,也是中国核工业领域的第一项国际标准。

集装箱和车辆检查系统由高能射线对通过的货物进行扫描,判断其中是否藏有违禁品。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已有20年的历史,前期由欧美少数厂商推出并长期垄断市场。但是欧美厂商对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并不完美,高能射线扫描时有漏判,一直也没有领先的厂商出台国际标准。这为后来者提供了追赶的机会。

威视于1997年后,依托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技术支持,研发出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此类产品。中投证券分析师罗延军曾向经济观察网记者形象性表示,威视的扫描识别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它能识别集装箱、车辆里90%的货物,而国外公司只能达到50%,识别灵敏度不及威视。”

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是,在2001年迪拜海关采购集装箱检查系统的设备招标擂台赛上,威视和德国海曼、美国SAIC三家全球主要厂商同台打雷,结果威视先后于11月7日和11月13日发现500公斤大麻和价值1600万美元的毒品,而同样藏有大麻和毒品的集装箱经过海曼和SAIC的检查系统射线扫描时却没有显示出来。

2008年在全球港口和边境安全检测设备中,威视占有25%的市场份额,其中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占有率罗延军分析在60%以上。威视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占领国际市场,欧美厂商不仅优势不再,反而落后于威视,往往威视推出一个新产品,欧美厂商需要一到两年后才能跟在后面上市。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我们的技术达到一定程度才有资格做国际标准,跟别的国家讨论、协调的时候,就有话语权。”全程参与IEC62523国际标准制定的威视智能安全事业本部副总经理薛昕说,“作为技术领先者,引导推行国际标准,以进一步固化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

国家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支持威视申请国际标准。2007年6月在我国核工业领域各方支持下,威视向IEC提出申请国际标准正式被立项。薛昕坦言,“我们做这个事情,并不是说制定一个国际标准就可以拿回来多少商业上的订单。但从发展的角度,我们确实有长远打算。”

从2007年到2010年的3年多时间里,薛昕和她的威视同事参加了IEC发起的多次专题讨论、4次国际投票,最终获得认可,形成全球各方共同接受的标准条文。

但并不是所有IEC参会成员都以建设性的态度参与讨论,特别是威视的竞争对手,表面上看似认可,不和谐的声音也不时从会场传出。一位美国厂商的参会专家,不对威视提交的标准就技术上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也不提出他的解决方案,而是想办法搞些小动作,试图拖延和阻止由威视主导的这项国际标准。

“他从心理上觉得做这个国际标准不该是中国的威视,而是由它们来做。”在会议现场见识了美国厂商傲慢自大的薛昕说,“最终大家表决通过了这个标准,每个国家都有一票,他那一票即使否决,也起不了决定性作用。”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