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未来城市
2011-04-14 15:50
订阅

它是一个标准技术系统,也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用全球顶尖的能源技术,满足最人性化的需求;
  它是一场回归自然的旅程,更是史无前例的革命,目标直指蓝天白云,现实中却步步为营;
  它是中庸平和的价值观,也是顺势而为的文化,触发于日益紧迫的环境危机,诠释“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
  它从中国太阳谷出发,又从城市席卷到乡村——它是皇明公司这个世界新能源科技领袖企业创造的“微排地球”理念,也是可以复制的“诺亚方舟”,它以清洁能源为驱动,现在正加速起航。
    1933年7月,在一艘名为S.帕特立斯号的法国邮轮上,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举行了主题为“功能城市”的主题会议,最终达成的《雅典宪章》表达了当时的建筑大师们对于“未来城市”的看法:“有机城市之各构成部分的大小范围,应该依照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这次宪章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进入强调功能主义的新阶段。
  如今,污染、拥堵等问题以及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再度把城市功能摆到会议桌上。一场将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正在酝酿之中——各国都在反思和调整发展战略,跨国公司纷纷打出低碳、环保的口号,而IBM所倡导的“智慧地球”方案甚至上升为美国政府的国家战略。全球应对危机的变革之道正在向城市纵深和边缘延展。
  在中国,皇明公司率先提出“微排地球”战略。与“智慧地球”相比,这家太阳能公司的创想更现实,也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皇明的新思路从建筑扩大到城市整体规划,并直指广袤的乡村地带。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家公司提出过如此大规模的可行性战略。
  皇明公司董事长黄鸣把这一战略称为“方舟计划”,不由让人想到78年前的那艘油轮——尽管两者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驱动力却迥然不同。皇明勾勒的“微排城市”蓝本,已非功能分开的建筑集群,而是以新式能源为内核的立体生态区。
什么是“微排地球”?
  在太阳能领域浸淫多年,黄鸣对各种单体项目早已了然于心,独立厂房、教室、会议厅——他还不惜代价为皇明公司员工设计了太阳能宿舍楼。2000年,企业到达一定规模后的瓶颈和重现蓝天白云的愿望,让他向前跨出了一大步:超越熟知领域,打造“微排地球”。
  中国太阳谷成为他的试验基地。七年之后,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黄鸣带着太阳谷的规划框架对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侃侃而谈,在与会人员的赞赏声中,“微排地球”战略初步成型。
  “微排地球”是皇明公司根据人类未来生活需求制订的综合解决方案,它发端于绿色能源,旨在从技术、生活、文化三个层面调节人们的幸福指数;它既是一个技术系统,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创造、普及并推动它的时候,也是在描述一种文化概念,提供一种新生活标准,我们管它叫 ‘未来新生活运动’——这是一种社会革新和文化启蒙。”皇明公司董事长黄鸣补充说,“微排地球”更意味着一种中庸平和的价值观和顺势而为的文化。
  这个充满“革命”激情的“社会企业家”,不仅从理念上描述了“到未来去生活”的“理想国”,还以“中国太阳谷”为实践基地,营造可以被复制的“微排城市”模板。太阳谷和它绽放出的未来城市之光,正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眼球。
从“光辉城市”到“微排城市”
  黄鸣“微排城市”的蓝图有着驳杂的源头。在他精心营造的博物馆中,有许多中西合璧的画像和故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 “乌托邦”等等,这些前辈的故事,他既当作激励,也以为警戒。他相信,可实现的梦想才有价值。
  “中国太阳谷”的微缩模型展示在黄鸣集团办公楼的一楼大厅,精致而极具震撼力,其中隐藏着现代城市的进阶之路,而道路上的一些大师可能连黄鸣本人也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L·芒福德……黄鸣对“未来城市”的构想以及他在德州的试验,既是集大成的成果,也是向这些大师致敬。
  勒-柯布西耶正是CIAM1937年会议的主持者,他的“光辉之城”构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光辉之城”由批量生产的联排建筑群采用多种材料与场景组合而成,柯布西耶将其划为若干“连续功能分区”,以中间线为基准,居住区、商务区、旅馆、绿化区、工业区以及仓储区等平行带分布两旁,并由立柱支起,形成立体的绿色结构,类似于人体,带有明显的生物学隐喻。“光辉之城”的影响正如名字本身,为未来城市照亮了路径。
  在柯布西耶启发之下,“建筑诗哲”路易斯?康以一种全新结构表达城市的诗性。他将高速公路称为河流,而街道为运河——1962年为孟加拉国所规划的行政区贯彻了他的想法。300万平米行政区,以婆娑的绿树和湛蓝的天空为背景,楼宇倒影水中,与天光云影共徘徊。
  城市学家路易斯?芒福德也对“光辉之城”做过深刻研究,他认为:“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因此最优化的城市模式应该是关怀和陶冶人。”芒福德将“光辉之城”与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假说结合起来,认定生态主义是未来城市的走向。他提出“区域性城市”的概念,即多个独立并存并相互联系的城市生态社区,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体系;在看美国多处社区成功后,他重申达尔文的预言:“人类还可以提高到一个更加伟大的幸福命运。”
  黄鸣关于“微排城市”的构想暗合了这些大师的理念,集团从位于北京、杭州等地的专业设计、咨询公司中收集建议,大胆地从能源行业跨界到建筑和城市规划中。黄鸣并非城市学家,但他同样深信:城市一旦消除了它的缺陷,将来发挥的作用将会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而且都具有高度的思想光辉、明确的目标和爱的色彩。
  而缺陷的核心正在于能源问题,确定了未来城市功能和发展思路之后,皇明公司在新式能源上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并完美呈现于太阳谷的模板之中。
太阳谷:未来绿色生活模板
  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替代了传统能源,节能技术得到集成化应用和智能化控制,节能住宅、五星级酒店、工厂和办公楼等组合而成的立体城市由此拔地而起——中国太阳谷就像一个微缩的人类未来绿色生活模板,演绎着全新的“微排”生活。
  2010年9月,来自世界200多个城市的3000多位专家和政府、企业高层,亲眼见到并体验了中国太阳谷的壮观和奇妙之后,无不击节赞叹,认定这就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
  而几年之前,太阳谷还只是以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热高科技孵化器而闻名。驻扎其中的皇明公司,汇集了干涉镀膜、高温热发电、温屏节能玻璃等全球顶尖的太阳能热利用核心技术,每年将5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转化成生产力。随着皇明公司研发范围的扩大,太阳能、光能、地热等新能源逐步与建筑结合。太阳谷也一跃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制造中心、研发检测中心、科普教育中心、观光旅游中心和会议交流中心,具备了“微排城市”的雏形。
  “太阳谷通过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光热利用科技和全球顶尖的节能科技,已经构建了集民用、商用、工业、农业为一体的样板工程,整个城市在建筑、社区、交通、公用设施、能源使用等领域实现了微排化,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完善和改进,实现微排城乡一体化。”黄鸣说。
  太阳谷展示的不仅是皇明公司的实力,更重要的是新能源在未来的巨大潜力。以日月坛为例,这个太阳谷的标志建筑,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办公大厦,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集展示、科研、办公、会议、培训、酒店等功能于一身,整体节能效率高达88%,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640吨、节电660万度,减少污染物排放8672.4吨。而整个太阳谷内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40%以上,建筑和照明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整体节能80%以上。
  太阳谷节能效率源自皇明的先进能源技术:驱动太阳能空调、热水系统、游泳池、光伏发电、亮化、遮阳等系统高效运行,而温屏节能玻璃、滞水层跨季节蓄能技术、辐射吊顶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外墙外保温、雨洪收集系统、中水处理等几十项国际领先可再生能源技术又不断为它输出绿色能量,如黄鸣所说,“这是一个自我循环的系统,输入很少,产出却很多。”
  作为一个立体的生态城市模型,“太阳谷”还具有旅游、居住、教育、交通等完善的城市功能,综合节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整个“中国太阳谷”在办公建筑、居住社区、道路交通、企业生产、公用设施、能源使用等领域实现了“微排化”。
  太阳谷“蔚来城”项目是皇明公司做出的最大胆的尝试,三期项目秩序井然,整个住宅区如同优雅的盒子,其核心价值在于全方位地满足人性化需求。光线通过顶层的太阳能设备带来清洁能量,楼群之间的坡道、水池、银杏和竹林等景致又让整个社区带有典型的中国意趣。站在宽大阳台上远望,不仅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还有一汪清澈的湖水。
  蔚来城既是中式园林的再现,又代表了维吉尔式的梦想——一首对自然及其组成元素的颂歌,它综合考虑了地形、水土乃至气候等诸多自然要素,追求建筑与自然合一的秩序。清新的都市风格,让人想起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而先进的能源技术又赋予它超前的未来感。用黄鸣自己的话来讲,“中国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创立独特的东西,才能超越时代。”此外,他还按照美国建筑大师道格拉斯的方案,在太阳谷内复制了道格拉斯住宅,“里面是美国格局,外面却是徽派造型”。
  太阳谷是黄鸣自己开下的一盘棋,“只有黑棋,没有白旗,也没有对手。”皇明公司跨界进入地产界,却无意与其它地产开发商和设计院竞争。“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自然之间。黄鸣想用这个棋局来证明企业的实力,同时召唤更多的合作伙伴;而他的理想也并非做地产开发商,“而是要成为城市运营商和产品供应商,或者说,综合方案供应商。”
可复制的“方舟”
  太阳能、光伏、风能、地源热泵等新能源和节能结束的大规模综合应用,成为考验皇明公司的最大难题。黄鸣早料到了这一点:“我们在建设时,就考虑到了复制的问题,通过建造‘中国太阳谷’,我们较好地解决了新能源和各类节能技术在城市中的系统性集成及控制问题。”
  伴随着集成和控制系统的成熟,皇明负责工程的副总经理王强也完成了工程师到统筹者的转型。他打破各专业部门之间支离破碎的局面,形成综合解决方案,把土地、规划、设计、新能源和节能技术集成、整体建造、运营等整套体系,用一个公司化的组织架构全部包含进去。
  “我们实施大型项目有三个步骤,实地考察后,让客户勾画176个选项以确认细节;然后提供初步方案和报价;最后各部门协作实施完成,并及时提供完备的后续服务。”王强说。尽管皇明的综合解决方案报价略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但依然有大量客户涌上门来。这是因为皇明的工程不仅质量更好,范围更广,也更为人性化。王强根据建筑的状态分别提供“成药”和“处方药”,而他经手的大工程不计其数,如天安门修整项目,航四所的能源改造等等,这些工程让他对“微排城市”的未来深信不疑。
  以太阳谷为平台打造 “微排城市”的模范样板,以及其他城市社区的成功案例,让皇明公司成为中国众多城市的运营顾问,他们为天津生态园、吉林松原,内蒙古赤峰,湖北襄樊,江西新余等地提供了“微排城市综合解决方案”。2009年9月,湖南省建设厅副厅长张建新盛情邀请皇明公司协助制定湖南省的节能标准,推动光热、光电、温屏节能玻璃在湖南的应用。
  黄鸣一再提及诺亚方舟的故事。在他看来,太阳谷就像一艘方舟,而且可以全面地复制。而这个方舟,要和与日俱增的“垃圾建筑”竞逐。佛家的智慧启迪了黄鸣,他开始尝试“把敌人拉过来”,“太阳谷作为模板,要给买房子的人看,更要给卖房子的人看。”
  如今,包括万科、万达在内的多家地产开发商都表示愿意和皇明合作,许多城市的区政府也邀请皇明担任运营顾问。黄鸣的协作战略初见成效。但他仍觉“路漫漫兮其修远”:“微排因素还要不断组合,从城市传导至农村,从一个国家传至另一个国家,最终形成‘微排地球’”。
  对于黄鸣来说,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


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事记  (一)
  ◆ 1958年4月11日,毛泽东主席指示,要好好推广沼气。
  ◆ 1965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农村烧柴问题的指示》。
  ◆ 1974年8月30日,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新能源开发的情况,指示国防科工委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就利用太阳能的问题写出一个比较详细的材料。
  ◆ 1979年1月20日,国家科委新能源专业组筹备组在京成立。国家科委指定由水电部牵头,张彬任组长,齐明、林汉雄、朱伯方、崔璇、白凡任副组长。五个专业组分别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沼气)、地热和磁流体发电,海洋能分组问题待定。
  ◆ 1979年9月6日,中国太阳能学会成立暨全国第二次太阳能利用经验交流会在西安召开。
  ◆ 1979年9月27日,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成立。
  ◆ 1979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广沼气。
  ◆ 1980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要求在烧柴困难的地区,大办沼气和积极发展薪炭林。
  ◆ 1980年8月,由中国太阳能学会主编的《太阳能》杂志创刊,正式在全国发行。
  ◆ 1980年10月18日,全国第一次农村能源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中国沼气协会成立。
  ◆ 1981年1月7日,第二次能源政策研究座谈会和中国能源研究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 1981年3月20日,中国太阳能学会生物质能专业组成立大会在成都召开,与会代表44人。
  ◆ 1981年4月2-10日,国家科委和地矿部联合在天津举办中美地热技术座谈会和美国地热展览会,与会代表200人。
  ◆ 1981年8月10-21日,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率团参加了会议。
  ◆ 1984年10月31日,国务院农村能源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 1984年11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风能专业委员会。
  ◆ 1985年3月,《风力发电》杂志创刊,第一期印刷出版。
  ◆ 1986年,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产品技术条件国家标准颁布实施。
  ◆ 1987年5月11日,我国引进加拿大的太阳能热水器板芯生产线,在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举行开工典礼。
  ◆ 1987年12月2日,第三次农村能源学术讨论会在安徽召开,会议向国务院提出了加强农村能源工作的意见。
  ◆ 1987年12月9日,国际省柴灶推广基金会(FWD)中国中心点在北京成立。
  ◆1988年,时任地矿部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技术装备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的黄鸣利用业余时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太阳能热水器。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