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媒体观点0513
媒体观点
2011-05-13 14:50
订阅

黑砖窑

在这里,可能出现了一种常见的“政府病”,即外地发生丑闻,本地一般会撇清与丑闻的关系,而不会在别人的丑闻中反思自己。山西出了黑砖窑,其他地方不是查本地的问题,而是急于说本地没黑砖窑。可现实表明,黑砖窑奴工绝不只是山西的特产。

                                                       ——《新京报》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需要有多大的精神意志力,去克服从文明观念、人文传统、教育背景、乡邻舆论、国家法律到政府管理等等约束,克服自己作为人而可能残存的那一点点不忍之心、是非之心、羞耻之心,去买卖生命、役使奴工、给付3个月5元钱的工钱,打到人皮开肉绽呢?

                                                      ——《珠江晚报》

这样的解救行动,就像是被记者推着走、亦步亦趋的无奈举动。难道,如果黑砖窑没有引发全国民众的强烈反响,没有高层的批示,解救行动就只有如此和风细雨么?

                                                      ——《长江日报》

此时考问厂家的“道德之血”已显得苍白无力,更应追问无良厂家何以在多起黑砖窑事件被曝光处理后,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变本加厉虐待奴工!显而易见,监管形同虚设,厂家利欲熏心越发有恃无恐。奴工之所以选择求助媒体记者,就是对当地政府缺乏信任。

                                                      ——《南方都市报》

我们的悲剧,在于千篇一律的人性底线失守、文明失陷、权力失范。当这种人类情感无法承受之重,逐渐由愤慨、凄凉渐转为麻木之时,那种面对人性地狱无法救赎的挫败,才是我们最大的悲情。

                                                      ——《重庆时报》

当人不再以“人”的姿势出现、而沦为暴力下的牟利机器,这是我们对黑砖窑屡禁不止的无力感,还是对个别基层权力失范与权钱乱象的失望?

                                                      ——《武汉晚报》

保障房造假

年我国将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在中央问责制的强大压力下,夹在“军令”和现实间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见招拆招”。报道显示,企事业单位自建房和收缴违建房等正在成为扩充保障房规模的“秘密武器”。

                                                      ——《中国青年报》

要避免保障房分配过程中的种种乱象,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但除了一些地方性的规定外,我国仍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对保障房的建设和分配做出强制性的规定和要求。

                                                      ——《新京报》

今天把企业的员工宿舍算成保障房,将来拿出文件的话,是不是就能证明那房子原本是属于政府的?在一个产权原本就不清晰的地方玩这种手艺,也算是饮鸩止渴的一种吧。

                                                      ——《东方早报》

深陷土地财政和自利逻辑中不能自拔的某些地方和部门,不会乖乖地履行保障责任——对公权力进行规范时,一定要进行“无赖假设”,然后在制度设计中先在地防范他们可能的坏,这样才能导致一个善的结果。

                                                      ——《广州日报》

公路三乱

公路三乱是一个民怨沸腾的顽疾,这个判断的实质直指“民怨”作为一种力量的弱势。尽管到了沸腾的境地,但顽疾自岿然不动,见证的是利益的固化和监督制衡的乏力。

                                                      ——《南方都市报》

中国收费公路目的是为了集资建路,利用未来的营收使物流提前畅通,市场化的方式是为了公益事业,但现在收费公路与路桥公司误入歧途,呈现尾大不掉之势,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正在反噬中国的物流链条。

                                                      ——《东方早报》

本应成为政府责任的交通服务却泛滥为各地盈利的手段,旨在疏浚经济发展筋脉的公路桥梁,却成为推高物流成本和制约经济活力的瓶颈,这种讽刺十足的异化现象警醒我们:是到了该反思乃至终结“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模式的时候了。

                                                      ——《人民网》

故宫失窃

故宫开展商业活动,应通告政府监管机构和公众,澄清它属下到底有多少公司,和外部合作的公司又是怎样的占股比例,每年商业活动赚取的利润又是如何使用的。

                                                      ——《新京报》

如此“低档”的犯罪动机实在太过稀松平常,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作案手法令人大跌眼镜,如此低能的小毛贼,竟然能在“京城第一保卫处”眼皮子底下来无影去无踪,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长江日报》

公众高度关注这起失窃案件,并非只是对于窃贼的好奇,更多的是想知道故宫安保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希望在窃贼落网之后,故宫博物院尽快查清问题的根源,依法依规处理相关责任人,给社会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而不只是鞠躬了事。

                                                      ——《齐鲁晚报》

在科技相当发达的当今社会,防盗已经用上了红外线、微波等高科技手段,但犯罪分子却是“凿墙盗宝”,手段是最古老最原始的,真正是让人笑掉大牙——在高科技严防下,最原始的盗窃却能成功!

                                                      ——《千龙网》

遭遇性侵犯

我们不鼓励以死抗暴,但是,我们绝不能宣扬顺从暴力保全自己的可耻思想。如果面对暴力的时候,确实不能蛮干,可以选择适合的办法,但主动投诚以保全自己,无论如何不是最佳选择,就像面对强敌不能首先选择投降一样:彭副教授的观点,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在外敌侵略的时候,汉奸会那么多了。

                                                      ——《珠江晚报》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当代专家的一个共同特点。但很多时候,这种所谓的前卫观点未必是苦心研究出来的,而很可能是胆子大脸皮厚的结果。

                                                      ——《信息时报》

养老金双轨制

设计养老保险这一制度初衷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让每个人生活得踏实,是制定和实施老年社会福利政策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

                                                      ——《现代快报》

人口变化

不怕抚养人口的压力而鼓励生育的政策尽管当时被否定了,最后收获的却是“人口红利”;而因担心人口压力而限制生育的政策,最后等来的却是“刘易斯拐点”的来临和老人赡养的沉重负担。六十多年来中国人口政策的初衷同最后效果近乎背离的事实,给我们带来的不是惋惜,而是对人类自身的某种敬畏:人真的能安排自己的再生产?

                                                      ——《东方早报》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