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9-01-22
作者:欧阳晓红

分保占比近8成中再蓄力回归主业

欧阳晓红

  沉寂一年多,经历人事风波、子公司偿付能力不足之后的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再集团)终于“晒出”了业绩。

1月中旬,据中再集团未经审计的统计数据,截至去年12月31日,实现合并保险业务收入414.19亿元,其中分保费收入319.95亿元,占比77.24%——业界颇为担忧的 “主副业”倒置问题正在得以化解。但中再尚未卸下“亏损”的包袱。

“今年的经营目标是实现盈利、稳定规模、优化结构。”1月16日,中再集团吴连高在其2009年内部工作会议上说。

而能否扭亏为盈,中再集团将“宝”押在了“调整结构”上。

回归分保主业

据中再集团董事长刘丰透露,在中再集团319.95亿元的分保收入中,集团本级实现分保费收入170.69亿元,占比53.5%;中再产险公司实现分保费收入 110.52亿,占比34.5%;中再寿险公司分保费收入65.54亿元,占比20.48%。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6月来,饱受偿付能力诘问的中再集团子公司——中国大地保险公司 (下称大地)仍交出了“保险规模居第5位的成绩单,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4亿元,总收入贡献率占比22%”;较之前的占比有所下降 (如2007年上半年,中再集团合并业务收入达191.04亿元,大地达52亿,占总收入贡献率的27%)。

“一定程度上,中再集团利润来源于非主营的直保业务。”有关专家认为。

换言之,直保占比下降,分保占比自然得以提高,但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某种意义上,中再集团的分保业务好转有‘天赐良机’的成分。”业界人士分析。

“自然灾害加之金融危机,续保需求明显较之前旺盛,也是时候续保提价了;”慕尼黑再保险董事长曾告诉本报,但其言下之意是,不宜理解为“涨价”,而应视为继保定价的理性回归。

另外,很重要的是,中国保监会自2009年1月开始实施的分类监管制度,将有一批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问题会暴露出来,而在经济形势不确定、资本失去驱动力、增资乏力的情况下,分保是众多直保公司为求偿付能力达标的必经之路。

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和博士看来,2009年行业在盈利问题上已没有退路了,比如资本市场风光不再,无论主观如何,希望通过投资回报解决承保亏损的路已经走不通了;再者是2008年由于资产的大幅缩水和承保亏损,导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整个行业出现了增资高潮。

“而受到长期承保亏损和资本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再保险市场,尤其是国际再保险市场将进入坚挺时期,2009年再保险价格上扬将成为必然趋势,估计涨幅在10%-20%之间。”王和说。

2009,调整转型年

1月15日,中再集团在京召开2009年工作会议定调将“调整转型,实现效益”作为全年中心工作,转变发展方式和盈利模式。

刘丰表示,保险公司依靠投资收益弥补承保亏损的单一盈利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和中再集团长远发展需要,必须转变为“承保、投资、综合经营”的综合盈利模式。

至于具体如何转型?刘丰表示,2009年中再集团将从业务产品、资产配置、盈利模式、内部管理四个方面进行转型调整,实现集团整体扭亏为盈。

就此,中再集团总裁吴高连要求其旗下6家子公司,特别是主营业务子公司,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发展方式、盈利模式、管理方式的转变等,使之业务有效益增长。

事实上,数据显示,在大地94亿元的保险业务收入中,非车险、人身险保费实现了较快增长。

而到2008年底,中再集团合并资产总额949亿元,比年初略有增长。“业务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再保险业务中,非比例业务、非协议业务、非关联业务和境外业务的分保费占比呈上升趋势,业务集中度有所下降。直接保险业务中,车险、非车险、人身险三大险种年保费收入占比基本实现了7:2:1的目标。”中再集团有关人士表示。

其实,囿于主业盈利压力的中再集团一直都在试图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透露,日前,中再集团董事会、股东大会已经审议批准 《中再集团2009-2010年发展战略方案》,确定其发展战略为集团化、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战略转型则围绕提高盈利能力,敏锐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的基础和新的业务增长点,及时进入国际市场和寿险直保业务,完善保险产业链。该方案还第一次提出了以资本回报率为核心。

不过,早在2007年10月中再集团挂牌之际,就曾提出,股份公司的挂牌,表明中再从此跨入集团化、专业化、国际化经营的全新时期。

而时至今日,中再集团的境内业务比例仍然过高、风险高度集中,为此,中再集团总部设立了国际业务部,专业化经营国际业务。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认为,目前市场环境下,短时期内,中再跻身国际再保巨头还有一定难度与高度,中再能否走出去接受国外直保的分保业务,最终还得取决于市场行为,但前提是首先得达到一种分保与直保的相对平衡,然后才好去考虑如何走出去。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