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弘系清算家底 复星曲线入主中国金属
常熟市利税大户常熟科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科弘材料”)的家底清算基本落定,与此同时,复工计划也同步展开。
在此过程中,新介入的复星科技则已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常熟市复星贸易有限公司(简称“复贸”),将偿债重组未完成前的直接负债风险降到最低。尽管如此,根据复工协议,复星在目前已基本控制了中国金属科弘系的整体生产销售链。有分析人士预计,一旦等到由常熟市政府主导的重组减债成功,复星的曲线控股计划就有可能正式完成,顺理成章成为第一大股东。
百亿负债
2月9日,科弘材料所在地常熟经济开发区科弘路整体被封。现场只允许参加大会的债权人进入,大会现场站满了保安和警察,外面还有救护车。“我们几乎没看到过如此严格的债权人大会。会场上不许起哄、对峙、不允许录音,甚至不允许开手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债权人告诉本报。但事实上,科弘材料的债权人大会上,“大部分人都很平静。”
参会的债权公司统计,在2009年2月9日召开的科弘材料已确定负债为55.75亿元,第二天召开的常熟星海新兴建材有限公司 (简称 “星海”)债权人大会上则确定了12.5亿的负债。随后,星宇新兴建材有限公司、常熟星岛新兴建材有限公司、常熟常钢板材有限公司的债权人大会也陆续召开。
“预计总的负债将超过百亿。清偿率可能极低。”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其中科弘材料的清偿率最低,仅为8%,而其他几家则在35%左右。”科弘材料目前的债权公司大概近500多家。
“实际资产才24亿,负债达55亿,承诺是先清偿职工福利、政府税金等,而且常熟地方十分强势。”一位参会的供应商向本报表示,“虽然来开会了,但总体上我们感觉追回债的希望不大了。”
科弘材料的重整管理人财务顾问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的最新报告中,指出了导致这家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在已收到的债权申报中,相当数量的债权申报牵扯到了融资性交易,金额较大。”毕马威华振称,这为债权申报确认、分析财务影响等工作增加了难度。
本报记者发现,国内的主要银行几乎都与科弘有巨额债务关系,它们也没有一家采取了财产担保的方式。
“科弘材料原来的高管利用伪造合同、虚报工程款等方式,以假合同去银行贷款,要求按照合同额的5折、6折获取流动资金贷款。本身这种贷款模式没有问题,但问题是,事实上这笔生意压根不存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债权人说。
一家供应商则称科弘的行骗手段还不仅止于上述的融资:“(科弘)拖欠我们货款、但要求先开发票的方式增大自己的固定资产。”
一手制造了巨大亏空黑洞的科弘董事长佘春泰目前仍在外逃。
复星低风险曲线重组
复星科技有可能成为中国金属倒闭后的最大受益者。2008年12月8日投了20亿与常熟市经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一家叫常熟复星贸易有限公司,负责给科弘等采购原料和销售产品。
本报获得的《科弘材料重组整理人阶段性工作报告》(2009年2月9日)证实了,复星科技已曲线入主科弘。该报告指出,复贸将作为贸易主体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再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复贸与科弘系企业就有关定单签订加工合同,科弘系企业收取加工费,科弘系企业主导与客户及供应商的洽谈,复贸则承担与客户及供应商的销售和采购责任。
“复星科技与政府谈判时希望,常熟政府能首先解决科弘巨额负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台资债权人向本报透露,“从目前来看,复星通过这种非直接进驻的手段,已经将偿债重组未完成前的直接负债风险降到最低。因为它是对另一家公司的投资,与科弘的负债没有任何关系。而实际上,它却控制了中国金属科弘系的整个生产销售。”
不过,来自科弘重整管理人处的消息是,复星公司并非一本万利。“复星集团在复工的订单中要将大部分利润保留给科弘企业,但会保留少部分利润以弥补资金和营运成本。”原科弘系管理团队的35人中,已有14人撤回台湾,现有21人仍坚持在重整岗位上。根据科弘管理层的预测,科弘、星岛和星海在未来5个月的加工量将达到18.1万吨。

- ·中铝旧将熊维平 | 2009-02-13
- ·中铝、力拓、必和必拓的角力 | 2009-02-13
- ·中金棒喝难阻飙涨96% 宝胜股份操作模式:私募启动 公募拉抬 | 2009-02-13
- ·广发证券领衔 一批金融机构有望回迁广州 | 2009-02-13
- ·流动性推动 机构依然看好有色金属 | 200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