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摇号事件与监守自盗
尽管北京海淀区建委做出种种解释,并让来自海淀建委16户家庭退出限价房分配,但因此燃起的“限价房”舞弊风波却难以平息。武汉经济适用房“6连号”事件并没有成为威慑保障性住房分配越位的“大捧”,反而被其他城市“接力”重生。保障性住房“资源错置”的扭曲程度不知其渊!
自2006年复位的公共住房建造,在过去的三年中逐渐发酵。在制度上,2008年首部 《住房保障条例》面世,在资源配给上,京沪等龙头城市纷纷予以 “年度千万平方米”的规模安排。至2009年,由上而下终于走到分配环节,却先后在诸多城市被披露出经济适用房分配频频错位。
电脑摇号到底为什么这么容易掺水,行内人一语道破:“电脑摇号对公证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摇号程序是否存在漏洞、后期数据输入的正确性,没有一定专业性的公证员往往难以监控。”看起来高效、先进的电脑技术,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给社会带来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但是当“先进的技术”成为主持公道者的工具时,“先进工具”往往更容易沦落为客观、公正的华丽外衣。
来自没有摇中限价房号者的置疑,直陈“程序失当”,其一,摇号过程为什么如此隐秘?为什么普通人无权去摇号现场?其二,到摇号现场的所谓“群众代表”是怎么“选”出来的?如果普通排号者连推选代表的权力都没有,那么这些代表又是如何当上的?他们代表的谁?
在武汉经济房6连号案件被侦破后,内部人借助于电脑程序专业人员设计出的 “山寨版抽号程序”,最终在摇号时刻替代了电脑内原有的软件程序。而公证人员尽管目不转睛,但并不知道操作者仅仅用一个小小的U盘就完成了让 “山寨程序”瞒天过海的“重任”。
公证员当然没有必要再补一堂“IT课”。让我们看一看2008年奥运门票的电脑摇号是怎样操作的,“一、公证员在数据中心机房门上粘贴封条,整个过程有媒体现场监督;二、电脑在无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进行抽签;三、抽签程序启动后,公证员在门口守护,确保整个抽签过程无人为干扰。四、系统显示抽签分配结果”。也就是说,公证员只需要真正维护 “程序正当”即可,而没有必要对“程序工具”一一认知。
什么是“公开性原则”?法治的公开性原则是指立法、行政和司法等程序只要不是影响到国家安全或者个人隐私等,都应当公开透明。唯此,方可使一切权力的行使都不能“暗箱操作”,为寻租者胡涂乱抹。为什么电脑摇号频出 “乌龙”?要么是分配者初次寻租,手段稚嫩,容易现形,要么是对公共资源的肆意垄断早成习性,根本无意遮拦!
即便出了6连号、4连号事件,经济适用房分配现状或将有所改变,但要做到真正到位,仍需各方在机制、监督方面孜孜不倦。众所周知香港的“公屋”供给制,施惠于中低收入阶层,但应对那些冒充低收入者,香港同样走过了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香港房屋署最终成立了 “打击滥用公屋资源特遣队”。特遣队除了要抽查公屋住户的户籍和居住情况外,还会审查公屋住户和申请人的收入和资产申报,防止高收入者租住公屋。也就是说,相比于经济适用房付出的巨大成本,我们在分配、监督成本的投入上,实在太简陋了,“特遣队”水平先不用说,在分配程序上,怎么说也应该率先做到不要监守自盗吧!

- · 菲劫持事件遇难者增至57人 多名疑凶被逮捕 | 2009-11-26
- · 吉利、奇瑞加强与台湾同业联系 拟在台研发生产 | 2009-11-25
- · 戴姆勒与俄卡车制造商Kamaz决定在俄成立合资公司 | 2009-11-25
- · 左晓蕾:严防银行资金在房地产与股市间流动 | 2009-11-25
- · 深省:一位台湾导游看大陆与陆客来台! | 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