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食“问题”公司 单伟健新征途
肖君秀
22:36
2010-06-11
订阅
肖君秀

  单伟健同事的女儿说,“我爸爸的工作是把钱送给别人,有时候别人把钱送回来。”在多种多样对PE的解释中,在单伟健看来,这种说法更为准确。PE投资的高风险属性由此可见,同时又有高收益的诱惑。

作为北京人,少年单伟健下放至内蒙古,在戈壁大沙漠度过了六年。单伟健靠读书改变了自己,后留学美国最终取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博士位,其职业生涯在新桥之前,曾供职于世界银行,担任沃顿商学院教授,加盟摩根大通担任中国区代表。

下乡内蒙古的“土经历”,与美国留学、就职美国顶级的金融机构的“洋经历”,使单伟健善于在充分了解国内本土文化的同时,挥动美国资本技术派的功力,无论从谈判还是经营掌控上都表现得游刃有余。

作为新桥投资深发展(000001.SZ)的幕后操手,在新桥成功退出深发展并赚得超百亿的净收益后,单伟健辞去新桥合伙人的职务后,新成立了一支专注于亚洲投资的基金。这是今年继胡祖六之后,又一个“海龟”精英从美国金融投资大机构辞职。

今年56岁的单伟健已在新桥服务了12年,其操盘的标志性项目主要包括投资台新金控、韩国第一银行以及收购深发展,他对“问题”公司的寻觅还会继续吗?

钟情“问题”公司

作为新桥投资亚洲项目的撮合者,单伟健在亚洲四处考察,最终选择了一个“问题”银行深发展

2004年,新桥以12.35亿元从四家国有股东手里总共收购深发展17.89%的股权,折合每股收购价为3.55元,相对于深发展2004年中期每股净资产2.18元溢价60%。

当时的深发展正陷入经营困境之中。当年底深发展不良贷款率为11.41%,拨备率低至35%,资本充足率仅为2.3%,净利润为3亿元。“不良率大大超过11.41%,真实不良率超过20%。”单伟健如此透露当时深发展的现状。

数据显示2004年末深发展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44.04亿元,“五年里我们靠盈利能力消化了200多亿的不良资产。”单伟健说。可见在表面数据掩盖下的真实不良贷款远远要多得多。沉重坏账的背后是风控不力。

按照本土PE考察项目的标准,对当时的深发展进行尽职调查和投资分析之后,否决的可能性极大。因为PE虽然对盈利没有绝对要求,但也不会去接手背负着百亿的不良贷款的沉重负担。

然而,新桥的做法与其他PE不同,对问题银行情有独钟。作为高风险的PE,投向的又是更高风险的问题公司,毫无疑问,这种“虎口舔血”会比一般PE回报更高。

早在1999年,单伟健在韩国操作了韩国第一银行的收购,花费了5亿美元收购了其中51%的股权,当时该银行亏损近10亿美元。

买入时点同样至关重要的。单伟健收购韩一银行时,恰逢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当时抱着这块硬骨头已经无从下口,只能引进外资PE救急。

在考察收购深发展时,单伟健考察深发展并进入谈判的2002年,正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在2004年新桥成功收购深发展时,正是中国的银行业改制的前夜,即黎明前的黑暗。

在最遭糕时选择问题公司,且拥有修理问题公司的技能——这是单伟健PE高收益的经验。

勇于面对问题敢于挑战,也正是单伟健性格中的一面,当年其以宝钢独立董事的身份撰文质疑宝钢股改对价,因此“成名”也惹来众议。后又因切身利益在深发展股改中坚持零对价,而引来深发展中小股东的众怒。在以和为贵的中国人眼里,单伟健并不忌讳发出“异议”之声。

不过,与单伟健打过交道的人,又不得不佩服其敬业精神,在本报记者采访中,收到清晨三点或深夜12点的回复,夜以继日超强度工作是其一直以来的习惯。

“修理”专家

对于“问题”银行,单伟健的做法是,首先要强有力地“控制”公司,然后再谈“修理”。这种控制能力也表现在对记者的采访中,一面保持低调,一面又对采访进行选择性的精明回答。

在“修理”深发展时单伟健首先就是重组董事会,取得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紧接着明星式CEO出场,当然,不合适会快速换掉。

在深发展的明星银行家 “修理工”名单中,最初聘请摩根士丹利的著名银行家“中国通”蓝德彰出任董事长,原花旗银行中国分行行长韦杰夫为行长,但是并未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几个月后新桥架空了韦杰夫。

2005年6月,新桥请来了美国银行家法兰克·纽曼,这位被称为“坏银行的修理工”,曾在美国多家银行任高管,出任过美国副财长。纽曼5年里共拿走了7000多万的薪金,作为最贵上市银行CEO,纽曼领着深发展卸下了200多亿元的不良资产,成为了一个年盈利达50亿元颇具创新能力的中型银行。

单伟健在谈起“修理”深发展时仍然兴致盎然。“最重要的是加强团队,奖惩分明,使管理层和员工感到自己是主人翁。您知道深发展有个服务口号,叫做‘要与您深发展’,这是真心实意的。你与客户深发展,客户就与你深发展,业绩就上去了,水龙头就打开了。”单伟健认为经营理念上至关重要。

对于深发展当时风控薄弱的危情,单伟健认为首先要堵窟窿,“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避免产生新的不良资产。”

如何与同行差异化竞争呢?单伟健认为竞争要标新立异。“深发展要是与大银行竞争对大型国企贷款既无优势,还要利率下浮,挤进去了,也无利可图;把向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和做二手房按揭贷款作为对公和对私业务的主攻方向,扬长避短。”

单伟健并不回避管理中需要大智慧的同时,也需要小技巧。“对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良贷款的处置,集中管理,用分成的方式激励团队去清收,团队有了动力,事在人为,充分拨备之后,回来的都是利润。”

新征途

新桥最终能否成功退出,画上投资的完美句号,还要看是否有理想的接手者。

对于中国平安接手新桥管理深发展,单伟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可遇不可求,我们太放心了。”其对中国平安如此评价,“平安有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和世界顶尖的后援平台,平安与深发展强烈优势互补,深发展有了平安如虎添翼。”

新桥此次与平安换股收购,以5.2亿股深发展股份换取了中国平安的2.99亿股平安H股,不但比现金收购多赚上数十亿元,同时还避免了在境内获利后超过20%的所得税。

正如市场所料,随后新桥选择了抛售中国平安H股兑现收益,按新桥投资5月13日出售大半平安H股的大宗交易价60.5港元计,新桥手当初投资深发展22.36亿元的总成本,约获得了136亿元的净利润,相当于5年5倍的净收益。

据悉,单伟健作为深发展这单投资的幕后操手,也从中赚到了数千美元,即数亿元人民币——“功成名就”的单伟健在新桥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从美国PE机构新桥辞职之后,单伟健将自己成立一支亚洲基金,专注亚洲市场的股权收购。

接下来,单伟健在其新征途上或许还会钟情“问题”公司。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