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这样的采访机会还是非常难得。邀请我们来布拉格参加“中国投资论坛”的虎彼德下了非常大的工夫,才能让我们这些采访论坛的中国记者进入总统府。
在捷克,克劳斯总统是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之一。即使你对他的许多政治观点不以为然,但无可否认,他很有个人魅力。听众们经常会沉醉于他滔滔不绝的演讲,不时爆发出笑声。
现年69岁的克劳斯总统出生于布拉格附近的一个富裕家庭,1963年毕业于布拉格经济大学,而后在意大利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1968年“布拉格之春”期间,克劳斯就开始为倾向改革的杂志撰稿,而后在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工作。他是一位狂热的自由市场经济信奉者,出版了众多书籍,因此他也被视为一位经济学家,而他本人对于“教授先生”这样的称呼尤感愉快。
克劳斯的从政生涯始于1989年的“丝绒革命”。1989年12月,他出任捷联邦政府财政部长。1991年,克劳斯组建了公民民主党,这个党成为了捷克最具影响力的右翼党派,次年克劳斯担任总理。1993年1月1日,捷联邦正式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或称“丝绒离婚”),克劳斯担任独立后的捷克共和国首任总理,直至1997年11月。
在担任总理期间,克劳斯与当时的总统哈维尔经常意见相左。两人相互争执了多年,事态越演越糟,以致哈维尔取消了两人每周的会面。哈维尔指责克劳斯的经济政策是 “混账资本主义”,在私有化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腐败问题。在公民民主党两度竞选失败后,克劳斯决定让出该党主席的职位,并在2003年接任哈维尔成为捷克总统,于2008年获得连任。
在欧洲政坛中,克劳斯一直被视为特立独行的政治家,也有人称他为“中欧的撒切尔”。如同英国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极力保持英国独立于欧洲的姿态一样,克劳斯一直对来自布鲁塞尔的任何影响保持警惕。他是对欧盟总部批评最多的欧洲政治家,也是他让捷克成为最后一个不情愿地签署《里斯本协议》的国家。
“现在欧洲越来越出现的是‘统一化’(unification),而非 ‘整合化’(inte-gration)。我支持政府间的整合,整合是水平方向的;但我反对垂直方向的统一化。我们可不愿意在我们自己政府头上再加一个太上皇。”即使在面对中国记者时,克劳斯也不忘对欧盟揶揄几句。
他还对欧元持强烈的反对态度。“我们在签订加入欧盟的协议中有个条件,必须在未来放弃本国货币加入欧元区,但我们没有承诺过一个具体的日期。加入欧元区?这个问题在捷克很少有人感兴趣,我们庆幸捷克还拥有自己的货币克朗。对于加入欧元,作为总统我将是最后一个表示同意的人。”
希腊之所以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克劳斯认为其根源就在于欧元。高企的欧元以及欧元区僵硬的单一货币政策体系导致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他认为,要解决危机,希腊应该让货币贬值40%,但由于希腊已经加入欧元区,所以无法采用这种方式。目前的解决办法只能是通过大幅度削减民众工资来压缩财政支出,尽快实现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
除了欧盟与欧元,克劳斯看来也不喜欢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他公开宣称IMF是源自凯恩斯主义和固定汇率制度时代的野蛮遗产,IMF应该解散,或者应尽快进行严厉的改组。他也从不喜欢向世界银行借款,因为“获取世行贷款的代价一点也不比自由市场中提供的贷款低。”
克劳斯最具争议的观点当属他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他出版过一本名为 《蓝色星球的绿色枷锁》的书籍,并被翻译成12种语言出版。在书中,他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在没有经过充分科学论证就被匆忙抛出的政治词汇。“在尝试过好几个很快就被证明是无稽之谈的其他主意 (包括人口爆炸、资源快速枯竭、全球变冷、酸雨、臭氧层漏洞)后,他们抛出了全球变暖。我不认为我们的气候现在有什么问题,将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克劳斯曾经三次访问过中国,他对中国的印象停留在中国经济快速成长、GDP居全球第二这样的表象上,笼统地表示希望中国企业增加对捷克的投资。但对于捷克政府最近出台的对外来投资的激励政策,他却表示反对,“我们欢迎外来投资,但我想没必要给予激励政策。”
- 欧元区债务危机波及美股大幅收低 2010-11-24
- 张明:未来5年难有货币独领风骚 2010-09-10
- 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连续第三个月攀升 2010-08-31
- 震后欧洲 2010-08-10
- 专访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汤普·古格罗——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统一的欧洲 201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