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深圳未来30年发展希望所在、承载着深圳走向世界和香港辐射内地“双跳板”作用的前海开发,从一开始就吸引着众多世界级金融大鳄的目光。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经营发展部处长王锦侠告诉本报记者,截至目前,与前海管理局签订合作意向的国内外公司已经达到34家。这些公司主要是国外及香港地区的,包括毕马威、普华永道、汇丰、渣打、长江(中国投资)、世贸股份、恒生等。
这个合作者名单仍在继续延长。接下来,最新出现在这个名单中的,极有可能是成立于2007年9月、拥有数千亿巨额外汇资源的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
深圳市政府一位知情官员对日前有关媒体关于 “中投公司已明确参与前海开发”的报道表述的准确性表示极大异议,认为目前还处于沟通、协商及交换意见的阶段。但他同时也向本报记者证实,中投公司确实向深圳市政府提出希望参与前海开发的愿望。
据了解,在此之前,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在一份写给深圳市政府的信中,表示中投公司非常关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合作区的开发,愿意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合作。
深圳市政府对楼继伟的合作意向表示“热烈欢迎”。认为中投公司这样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投资机构参与前海开发建设,符合前海合作区的发展定位及其产业布局。
有助打破僵局?
“毋庸讳言,从久拖不决的河套开发到目前的前海定位,深港双方的目标取向一直存在微妙的差异,即便是现在看起来‘晴空万里’的局面下,围绕上述定位的利益博弈仍然暗流涌动。”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一位多次参与深港合作项目评审不愿具名的专家对本报记者说。
他表示,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河套开发问题一直停留在议题阶段就是一个例证。
早在2006年,深圳市政府制定的《建立“深港创新圈”工作草案》就提出,在河套地区建立深港创新服务中心。
按照深圳方面的定位,河套的发展将以科技合作为核心,以河套地区为纽带,以港北教育研发集群及深南产业集群为主轴,以珠三角为纵深,全面推进和加强深港科技、经济、教育、商贸等领域的广泛合作,目标是建设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在国家战略中有重要地位、对区域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创新资源最为集中、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深港“半小时创新圈”。
然而,由于香港方面对上述定位的疑虑以及决策程序的繁琐,上述设想变成空想。当时的情形是,一方面港方认为港深经济关系太密切,会影响香港的国际性;另一方面,港深双方在河套地区的所有权、管理权以及开发内容等问题上,一直存在不同意见。
事实上,正是由于香港政府一直以来对开发河套兴趣不大,加之香港决策程序的繁琐,以至于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河套开发问题一直停留在议题阶段。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前海开发问题上,香港方面同样顾虑重重。为此,甚至有香港立法会议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炮轰港府的粤港融合政策没有想通想透。这位立法会议员认为,前海“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计划如果落实,等于将香港仅余的服务业优势也送给深圳,宛如 “将整个中环送了给深圳一样”。更多的人士则担心香港高端服务业由此出现“空心化”,进而危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在这方面,香港研究深港关系的资深学者、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研究中心主任陈文鸿教授的观点颇有代表性。陈文鸿认为,在前海搞金融中心缺乏全局观念,并不是随便划一块地就可以建设“中环”或“曼哈顿”,而发展前海区对香港的实质帮助并不大。
分析人士认为,在上述情形之下,背景特别,在深港双方都拥有广泛人脉及相当话语权的中投公司的介入,对于打破僵局,加快推进前海及河套的开发建设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在本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很多学者对中投介入前海及河套开发的意向表示肯定和期待。
长期研究深港及粤港合作的资深学者、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大学教授魏达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投公司参与前海及河套开发对深圳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则进一步解读,中投公司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央的意图”。
此外,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一位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目前参与前海开发合作意向的公司中,除了20家香港公司外,大部分是外国公司。深圳市政府对此表示有些遗憾,希望中外公司的情况能够“平衡一些”。
中投公司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遗憾,这就难怪深圳市政府对中投的意向表示出“热烈欢迎”的姿态。
或许由于上述背景的纷繁复杂以及涉及深港关系敏感性的原因,深圳市政府一位知情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中投公司对媒体提前披露公司参与深圳前海及河套开发的意向,尤其是公开楼继伟董事长致深圳市政府的信件颇为恼怒。
中投公司婉拒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要求。该公司有关人士表示相关事情尚在协商中。
稳赚不赔的黄金机遇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上述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与中投公司之前在国际上的投资行为面对的巨额风险相比,参与深圳前海及河套开发对于属于国企概念的中投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稳赚不赔的黄金机遇。
事实上,自投身国际资本市场以来,中投公司屡屡创下败走麦城的黑色记录。除在摩根士丹利的30亿美元和黑石集团的50亿美元投资上出现大幅亏损外,又在美国货币基金投资上遭受重创——成为14年来首只导致投资者亏损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最大股东。
作为中投公司最新遭遇风险的例证是,3月15日,在日经225指数继前一交易日大跌6.18%后,东京电力公司的股价更是连续两天大幅跳水,连续两日分别下挫23.57%及24.67%,大跌超过48%。据称中投公司持有该公司股票近180万股,位居第九大股东。连续两日的股价暴跌使上述股票的市值损失达15.95亿日元(约1.28亿元人民币)。
或许是早有谋划,中投公司去年11月将首家全资子公司布局香港。楼继伟在成立仪式上致辞时表示,中投公司把香港看作一个重要的投资和金融交易平台。
他表示,在致力于自身投资活动的同时,也希望贡献一份力量,帮助香港打造成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促进香港经济繁荣发展。
布局香港与参与深圳前海及河套开发,似乎并不应该看作是两起孤立的事件,这样的事态发展对于深港和中投应该都是好事。
然而,对于作为具有特殊背景国企概念的中投公司参与前海开发的影响,也有人表示出不同看法。深圳大学管理学院一位专家直截了当地说,按照上面的意图,未来的前海应该是一个比现在的深圳经济特区“更特”的地方,说白了也就是要在真正意义上完全与国际接轨,为此,还破天荒地赋予前海管理局计划单列市的管理权限,与深圳市政府平级,目的是为了减少干预,同时提高与香港协调的话语权。而中字头公司的广泛介入恐怕只会给管理者提出更多的管理难题。
“总之,这种具有政府与公司双重身份的参与者出现在前海,不是一件好事。”该专家认为。
- 美的日电激进扩张“6+2”布局成型 2011-04-16
- 国资委筹备“中投Ⅱ号” 2011-04-16
- “中投二号”身份之谜 2011-04-16
- 国资委筹备“中投II号” 2011-04-14
- “中投二号”身份之谜 201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