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开始回流新兴市场
赵娟
2011-04-16 00:59
订阅
赵娟

经济观察报:今年一季度有资金撤离新兴市场国家的动向,现在是否有新的变化?

李晶:一季度,外围环境不确定性和新兴市场的通胀预期导致前三个月资金持续流出新兴市场,有统计各类新兴市场基金净流出近245亿美元,仅低于2008年第三季度的256亿美元净流出。

不过,最近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3月末、4月初资金开始回流新兴市场。近四周流入新兴市场基金的资金平均净额自去年12月以来第一次超过发达市场。4月4日-8日各类新兴市场基金净流入57亿美元,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周净流入。

在我们和国际上许多基金经理的沟通中可以明显发现,他们对新兴市场的兴趣再度浓厚。随着全球不确定因素逐渐消失,市场情绪在好转。新兴市场经济依然强劲,而且很多股票的估值相对便宜。

而中国股市的风格也正在发生变化,长期被低估的蓝筹股有所起色,政府的宏观调控已经9个月了,银根紧缩的负面影响已经被市场消化,这些说明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情绪都已经在恢复。

经济观察报:在一季度贸易出现逆差的情况下,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突破3万亿美元,其中热钱的压力是否没有减退?

李晶:六年来首次出现逆差,主要是因为一季度进口量大、进口价格也在上涨,不过中国出口依然强劲,全年看顺差将会减少,这也会减少外汇储备的增量。外储包括经常项目下顺差、FDI以及常说的热钱,热钱的量没有办法预估,但在资本项目管制下不会太大,不过也难以避免有钱找空子钻。

经济观察报:最新公布的3月份的CPI数据达到5.4%,如何看待接下来的通胀压力?

李晶:现在的通胀压力依然很大,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攀升,包括能源、金属、铜产品的价格基本上都在历史新高,中国是最大的资源进口国,传导作用很明显,这是通胀压力最大的原因之一;第二是收入增长,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区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从涨幅来看,半数地区超过20%,劳动力成本提高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第三是中国2009年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放贷量和M2的高速增长带来的货币压力。

因此,控制通胀应该多管齐下,第一是货币政策,现在已经四次提高利息、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是人民币汇率,我们预计今年人民币兑美元会升值5%-7%;第三是要控制信贷量,虽然已经9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但银行流动性依然较好,而利差在提高,银行依然有放贷冲动,我认为控制放贷量对通胀影响更大;第四,是控制价格等行政手段,房地产价格也会影响通货膨胀。

我们认为,二季度还会再次加息,准备金率会再调高0.5个百分点。

经济观察报:有担心认为通胀未减、但紧缩政策会影响经济增速,中国可能出现滞胀,你怎么看?

李晶: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在连续三个月下行后,4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PMI从2月的52.2点显著回升至53.4点。工业生产指数也有所上升,意味着生产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工业生产活动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保持活跃。

全年来看, 7、8月份通胀可能见顶,今年下半年调控政策的绩效将可以显现,CPI将能控制在5%以下,预计全年在4.6%。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