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屯兵中石油寄望政策性估值
果然,记者发现中石油的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几个保险产品和自有资金持股占据了排名靠前的6席,仅剩被动型配置的两只指数基金上证50基金和嘉实沪深300基金分列第7和第9,博时裕富和同德等主动配置型股票基金均已消失无踪,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实现换岗。
基金保持观望
同为价值投资取向的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一出一入,一弃一留,颇令人费解。分析人士称背后原因很可能缘于对政策导向理解的不同。
4月29日,万众瞩目的中国石油公布了一季度季报,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65.2亿元,同比下降28.6%;每股收益为0.1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0.2%;净资产收益率3.8%,但每股0.14元的一季报业绩优于先前基金业普遍预期的几分钱业绩。
中石油将一季度业绩同比显著下降,归因于外购原油、原料油及其他原料价格上涨,以及业务规模扩张,导致公司营业成本增加。同时,销售国产原油缴纳的石油特别收益金增多,导致公司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最终导致中石油净利润同比下降。
基金业内普遍观点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保持高位运行毫无悬念,这导致中石油占比例庞大的进口原油价格飙涨,而成品油价格受制于宏观调控、严控通胀等政策性因素影响短期内无法提升。炼油业务出现大幅度亏损,销售国产原油缴纳的石油特别收益金增加,这无疑是中石油投资价值的两大硬伤。
公募基金业内普遍采取观望态度,记者走访的数家基金经理,包括必须被动配置中石油的指数型基金管理人均称,在国家政策进一步明朗前,不打算加大配置中国石油。
华宝兴业QDII的基金经理雷勇甚至坦言不看好中石油。在他看来,中石油与国际性可比公司如埃克森美孚比较,无疑是处于估值模型的高端:“中石油只有中国大陆和近海的勘探权,除非找得出类似第二个大庆油田的伟大发现,不然储量、油价、勘探能力都存在着问题。这个公司怎么能往后持续增长几十年?”
政策影响估值
作为具备相当政策敏感度的保险资金,一季度扎堆中石油无疑有更长远的考虑。
资金的性质决定了保险资金投资股市都会选取安全系数高,有持续分红能力,股价稳定的蓝筹股买入。在他们看来,中石油目前的落魄局面并非会一直不变,其成长性也不像市场公认的那样没有想象空间。
4月初,中石油突然宣称,在2020年前投资600亿元,用于海上石油勘探和生产,在未来两三年内从浅海油田向深海油田进军。
4月底,中石油称有望从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手中,收购中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剩下的50%股权,从而完全控股中油勘探。分析人士留意到,2007年底,中石油就曾增资80亿元收购中油勘探50%股权,时隔五个月,中石油迫不及待要将中油勘探全数收购,无疑是针对目前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而采取的战略性举动。
这一切都源于政府几年前在能源困局中开始布局的大能源战略和中石油实施的“资源、市场和国际化”三大战略的共振。
据悉,中油勘探在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十多个国家拥有石油资产,未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所有境外资产都将由中油勘探负责开发。联想到近几年在试图收购北美的石油公司股份失利后,中国领导人频频出访独联体、伊朗、苏丹等非美阵营的国家寻求资源项目合作的举动,中油勘探能否成为以后中石油境外扩张,实现国家“走出去”的新能源战略的前锋,业界颇多期待。
从这个角度讲,中石油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上市公司,更肩负着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一名外资投行的高管承认,用上市公司作为实现国家全球战略的重要工具,的确是国际比较通用的做法。此举可以把战略意图隐藏在商业运作中,更加容易为外国接受。以中石油同时在香港和大陆上市,拥有为数不少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再合适不过。
可能的例子是,诸如针对中石油硬伤的利好传闻会突然在业界流传。4月下旬外电报道,石油特别收益金的起征点可能从40美元提高到60美元,且征收比率会由10%降为20%(编注:指征收公式中免征额比率由10%提高到20%)。
据中银国际的研究报告估算,如果特别收益金起征点定在60美元的话,中石油2008年的收益预期将提升23-24%,折算每股收益约增加0.19元。作为一个直接刺激的诱因,中石油港股两天内强劲反弹逾10%。
“政策性的东西可以很大程度影响估值水准,中石油这种公司对国家太重要,A股盘子也比境外股盘子小很多。说白了,政府可以针对性出台政策扶持,国家说它值多少钱,它就值多少钱!”一名QDII基金经理这样说。
险资动作存疑
业界猜测,具有高度政策敏感性的保险资金看好中石油,也许已通过政策途径事先了解到有关利好政策。
分析人士指出,中石油占上证综合指数权重达两成多,作为上证第一权重股,中石油还会对其他权重蓝筹股产生同向带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证综合指数就是中石油指数。
外界估计,保险资金留守中石油可能也有期待股指期货年内成行的打算。毕竟,中石油从前期放量暴跌到近期缩量阴跌,保险资金持有数目庞大的战略投资解禁股,技术上无法出货。也只能稳守期待。一旦股指期货推出时间明确,机构投资者必然增加配置以获得股指期货的主动权。
尽管如此,公募基金对保险资金的相反态度并不以为然,在部分基金经理看来,保险资金的操作并非都很理性和长线。
一名基金经理引用证监会新近发行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中的数据称,保险资金现阶段远非长线投资者,其操作十分不理性,交易频繁,换手率十分高。按照这本白皮书里援引自两个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07年保险资金持股三个月以内的股票数目远远多于持股三个月以上的。就算在大牛市的去年,保险资金持股时间长度也排在QFII、社保和公募基金后,几乎名列最后,没有实现牛市持股收益的最大化。
“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呢?也许过几个月流动性上来了他们就卖了也说不好。”这名基金经理颇不以为然地说。
- 国际油价8月将创新高 | 2008-05-20
- 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税收优惠政策公布 | 2008-05-20
- 央行银监会特殊政策应对灾区金融服务 | 2008-05-20
- 央行银监会特殊政策应对灾区金融服务 | 2008-05-20
- 蒋洁敏辞任中石油总裁 | 200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