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翔退赛看投资风险规避
有关刘翔退赛的内情,虽有官方解释,但公众至今仍争论不休,所谓赞助商涉嫌操纵刘翔退赛的传闻,也还没有消散。不少投资者和公众一直在计算,今年与刘翔总计签了1.63亿元代言合同的企业,以及4年来分享刘翔近半收入的田管中心,将因此遭受多大的损失?
应当说,这是一个挺难算清的账,个中隐情也许需要更长时间才会公之于众。但围绕刘翔退赛的名利得失话题,却和投资者常常碰到的追涨杀跌、集中投资等难题紧密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就此探讨,如何更好规避投资风险。
许多知名企业对刘翔的追捧,始于4年前雅典奥运会他夺冠之后。而在此之前,只有伊利等极少数企业和刘翔签了代言协议,这些率先投入的企业自然成为刘翔在雅典一跑成名后的最大得益者。而在过去4年里,先后以数百万至上千万元不等的代价和刘翔签下新代言合同的企业,一方面分享了刘翔作为中国和亚洲田径领军者带来的好名声,同时也紧密地和刘翔绑在了一起,他们比刘翔本人还期待北京奥运会上这块110米栏金牌。
因为只有刘翔获胜,花了大价钱的企业才能获得足够的品牌代言回报。而如果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输了,这些企业对刘翔的巨额代言投入,都会像追涨买进股价被高估者一样被深度套牢。然而,毕竟没有人可以保证体育比赛的结果,何况是过程只有短短十几秒的110米栏,更何况在此前,刘翔已经多次输给不同的对手,他一度创造的世界纪录也早被新人打破。可以说,奥运会还没有开幕,那些重金押宝刘翔卫冕成功的企业,已处于品牌投资的高风险中。
于是我们看到了,刘翔在9万现场观众热烈欢呼声中勉强出场,却迅速因伤退赛。这当然让不明就里的公众很受伤,但对那些与刘翔签有代言合同的企业,却不是最坏的结果。从刘翔退赛那一刻起,媒体和公众视线大多转向了这个突发事件,那几天的奥运金牌获得者几乎不受关注,与刘翔有代言合同的企业,反而借刘翔退赛造成的轰动,间接提升了知名度。
当然,这些企业是否因此提升了美誉度,则是另外一回事。刘翔戏剧性退赛引发争议,也对企业高价追捧体育明星提出了警告。特别是有关方面刻意把刘翔塑造成一个从未受过伤,也基本上不会失败的田径超人,更注定了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于人于己、于公于私都输不起。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刘翔最终恰恰以伤痛理由退赛,难怪他的教练孙海平当时表情复杂,泪流满面,不知其中包含了怎样的隐情。
幸好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上所获金牌甚多,并历史性超越美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公众对刘翔卫冕110米栏奥运冠军的期待。因此公众虽然失望难过,且对刘翔和有关方面的退赛解释将信将疑,但终究不会再对刘翔退赛更多地求全责备。这恐怕会令那些与刘翔签有高价代言合同的企业大松一口气,他们将因此避免成为公众进一步杀跌刘翔名声的被动受损者。
站在理性和价值投资的角度,我们不难从刘翔退赛得到重要的风险防范启示。同样是签约体育明星为企业代言,是花高价把宝押在刘翔这样名气已如日中天、但未来却充满变数的耀眼明星身上,还是像伊利等聪明企业4年前所做的那样,在中国庞大体育军团中慧眼寻找极具实力但尚未成名的刘翔们?比如在本届奥运会男子体操中独得三枚金牌的小将邹凯。
即使同样投巨资于已经成名的体育明星,是投一个人,还是投一个“梦之队”,或者投多个明星的组合,也很值得深究。比如可口可乐等企业选择的就是群星代言,这显然就明智得多,不同的明星会吸引不同的追随者,而任何一个明星在名气上有所闪失,也不会对可口可乐等品牌造成致命影响。这种恰当分散明星代言风险的做法,与那些理性投资者恰当的资产组合思路如出一辙。
刘翔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上退赛,虽令人遗憾,但他还可以找机会重树名声,因为他应当仍然具有世界一流的竞技水平。不过在资本市场上,过多追涨那些价值被高估的明星股,或集中投资于单一标的而带来的风险,却是所有注重理性和价值的投资者,应努力规避的。
从刘翔退赛看投资风险规避
18
2008-8-25
投资者报(记者)2008夏季奥运会终于在北京热闹谢幕了,那些取得空前成功的体育明星们异常耀眼,比如独揽8枚游泳金牌的“人鱼”菲尔浦斯,连续破100米、200米世界纪录的“飞人”博尔特等。东道主中国此次获得的金牌之多,更让国人狂喜、世界惊叹。然而,引起最广泛关注的中国运动员,却不是这些斩金夺银者,而是8月18日因伤退出110米栏比赛的刘翔。
有关刘翔退赛的内情,虽有官方解释,但公众至今仍争论不休,所谓赞助商涉嫌操纵刘翔退赛的传闻,也还没有消散。不少投资者和公众一直在计算,今年与刘翔总计签了1.63亿元代言合同的企业,以及4年来分享刘翔近半收入的田管中心,将因此遭受多大的损失?
应当说,这是一个挺难算清的账,个中隐情也许需要更长时间才会公之于众。但围绕刘翔退赛的名利得失话题,却和投资者常常碰到的追涨杀跌、集中投资等难题紧密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就此探讨,如何更好规避投资风险。
许多知名企业对刘翔的追捧,始于4年前雅典奥运会他夺冠之后。而在此之前,只有伊利等极少数企业和刘翔签了代言协议,这些率先投入的企业自然成为刘翔在雅典一跑成名后的最大得益者。而在过去4年里,先后以数百万至上千万元不等的代价和刘翔签下新代言合同的企业,一方面分享了刘翔作为中国和亚洲田径领军者带来的好名声,同时也紧密地和刘翔绑在了一起,他们比刘翔本人还期待北京奥运会上这块110米栏金牌。
因为只有刘翔获胜,花了大价钱的企业才能获得足够的品牌代言回报。而如果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输了,这些企业对刘翔的巨额代言投入,都会像追涨买进股价被高估者一样被深度套牢。然而,毕竟没有人可以保证体育比赛的结果,何况是过程只有短短十几秒的110米栏,更何况在此前,刘翔已经多次输给不同的对手,他一度创造的世界纪录也早被新人打破。可以说,奥运会还没有开幕,那些重金押宝刘翔卫冕成功的企业,已处于品牌投资的高风险中。
于是我们看到了,刘翔在9万现场观众热烈欢呼声中勉强出场,却迅速因伤退赛。这当然让不明就里的公众很受伤,但对那些与刘翔签有代言合同的企业,却不是最坏的结果。从刘翔退赛那一刻起,媒体和公众视线大多转向了这个突发事件,那几天的奥运金牌获得者几乎不受关注,与刘翔有代言合同的企业,反而借刘翔退赛造成的轰动,间接提升了知名度。
当然,这些企业是否因此提升了美誉度,则是另外一回事。刘翔戏剧性退赛引发争议,也对企业高价追捧体育明星提出了警告。特别是有关方面刻意把刘翔塑造成一个从未受过伤,也基本上不会失败的田径超人,更注定了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于人于己、于公于私都输不起。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刘翔最终恰恰以伤痛理由退赛,难怪他的教练孙海平当时表情复杂,泪流满面,不知其中包含了怎样的隐情。
幸好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上所获金牌甚多,并历史性超越美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公众对刘翔卫冕110米栏奥运冠军的期待。因此公众虽然失望难过,且对刘翔和有关方面的退赛解释将信将疑,但终究不会再对刘翔退赛更多地求全责备。这恐怕会令那些与刘翔签有高价代言合同的企业大松一口气,他们将因此避免成为公众进一步杀跌刘翔名声的被动受损者。
站在理性和价值投资的角度,我们不难从刘翔退赛得到重要的风险防范启示。同样是签约体育明星为企业代言,是花高价把宝押在刘翔这样名气已如日中天、但未来却充满变数的耀眼明星身上,还是像伊利等聪明企业4年前所做的那样,在中国庞大体育军团中慧眼寻找极具实力但尚未成名的刘翔们?比如在本届奥运会男子体操中独得三枚金牌的小将邹凯。
即使同样投巨资于已经成名的体育明星,是投一个人,还是投一个“梦之队”,或者投多个明星的组合,也很值得深究。比如可口可乐等企业选择的就是群星代言,这显然就明智得多,不同的明星会吸引不同的追随者,而任何一个明星在名气上有所闪失,也不会对可口可乐等品牌造成致命影响。这种恰当分散明星代言风险的做法,与那些理性投资者恰当的资产组合思路如出一辙。
刘翔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上退赛,虽令人遗憾,但他还可以找机会重树名声,因为他应当仍然具有世界一流的竞技水平。不过在资本市场上,过多追涨那些价值被高估的明星股,或集中投资于单一标的而带来的风险,却是所有注重理性和价值的投资者,应努力规避的。
- 【社论】从刘翔退赛看投资风险规避 | 2008-08-22
- 投资者报 第018期 | 2008-08-22
- 固定资产投资变化 | 2008-08-21
- 如何与风险投资家谈判 | 2008-08-21
- 保尔森:中国应更多地向美国投资 | 200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