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解禁金融保险业最多
2008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迎来解禁小高峰,共有691只股票、553.46亿股解禁。其中小非394只,大非297只,以9月2日收盘价计算(下文中总市值皆以该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5803.90亿元,比2007年高出1647.90%。2007年同期只有114只股票、55.87亿股解禁,总市值332.05亿元。
我们统计了2008年上半年进入流通的限售股数量位于前五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保险业、机械设备制造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金属非金属。其中以金融业解禁股票最多,共有16只股票、279.30亿股解禁,机械设备制造业和采掘业则分别有104只股票、32.83亿股解禁和10只股票、32.55亿股解禁。
2008年上半年开始进入流通的限售股市值位于前五的行业分别为金融保险业、采掘业、机械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金属非金属,其中又以金融保险业解禁市值最大,约为3637.61亿元。采掘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分别名列第二、第三位,解禁市值分别为353.86亿元、299.65亿元。
金融业解禁市值最大
在上半年解禁的691家上市公司中,限售股解冻的额度在5亿元以上的有98家,100亿元以上的有6家。其中以中国平安的解冻额度最大,达1385.05亿元,共解禁31.22亿股,占总股本比例44.37%。其次为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解禁额度分别为1180.02亿元、528.76亿元,解禁数量分别为163.89亿股、25.32亿股,占总股本比例分别为7.2%、20.88%。三者合计额度占上半年解冻额度总和的53.33%,而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解禁日期分别在2月末3月初,套现压力相对集中。
2008年上半年股改限售股解冻的上市公司中,解禁量占总股本比例高于20%的有34家,而其中高于30%的有11家,分别是西昌电力、岳阳纸业、建投能源、交通银行、三一重工、中体产业、远兴能源、安纳达、东港股份、中国平安、三变科技,而2007年仅有TCL集团一家。
2008年上半年,以5月份解禁压力最大,共有115只股票解禁,共解禁237.32亿股,占整个上半年解禁量的42.88%。其中小非63只,大非52只,总市值1895.42亿元,占上半年解禁总市值的32.66%。2008年5月份解禁量排名前三的个股分别是交通银行、中国铝业和中国联通,以交通银行解禁数量最多,为163.89亿股,占其总股本33.45%;中国铝业和中国联通分别为25.01万股、18.49%和10.60万股、5.00%。解禁市值最大的3只个股分别是交通银行、中国铝业和浦发银行,市值分别为1180.02亿元、244.32亿元、82.78亿元。
解禁不代表减持
在这691家上市公司中,共有64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非流通股持股锁定承诺,其中又有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增持承诺。2008年上半年的减持锁定承诺中,以三一重工的自愿锁定最为轰动。2008年6月17日,三一集团所持股份全部流通,三一重工也成为股权分置改革以来首家实现股份全流通的上市公司。而大股东三一集团却承诺自愿继续锁定两年,两年内不会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若公司二级市场价格过低,将申请获得邀约收购豁免权后在二级市场增持,以维护股价稳定,
限售股减持不一定与当期的限售股解禁数量直接相关,与市场整体及上市公司估值同样密切相关。市场未来跌到哪个点位已经很难把握,价格已经不是大小非们最注重的减持因素,相反趁着成交量低迷的时候,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找一些有价值的公司,才是大小非们的上上策。但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不佳或价值高估,那么持股比例偏低、没有话语权的“小非”套现的可能极大。2008年上半年有限售股解禁的691家上市公司中,就有88家上市公司中报业绩亏损,其中又有46家上市公司2007、2008连续两年中报业绩亏损。对于这些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来说,限售股解禁无疑成为他们套现的大好时机。
中报期间解禁压力将缓解
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缓解大小非减持的压力问题,监管层已经开始主动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疏导,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引导解禁限售存量的有序转让。监管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如规范大小非减持信息和让减持超过1%的大小非在大宗交易平台上进行转让等规定。
而根据今年4月底开始实施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该公司的年报、半年报公布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由此也意味着未来在年报公布期间,市场限售股解禁压力将有所缓解。
- 金融资本将逐利水务改革 | 2008-09-05
- 张卫星爆仓催促黄金市场扩容 | 2008-09-05
- “一保一控”关键在扩大内需 | 2008-09-05
- 高德爆仓震荡7000黄金商 | 2008-09-05
- 险资开始买入中期金融债 | 200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