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独具优势小而美
经济观察网讯 作为国内城市商业银行上市的先锋,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IPO双双过会,标志着作为银行第三梯队的城商行即将登陆资本市场。而作为城商行中的佼佼者,两家银行优质的资产质量和优秀的盈利表现更让资本市场刮目相看——两家城商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等财务指标均跻身于中国银行业最优水平之列。
中国银监会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113家城商行资产总值由2000年的7000亿元增至2.6万亿元,在六年间增长了2.71倍;整体盈利在2006年达到181亿元,较2000年的13亿元大幅增加12.9倍,税后利润的增长率已连续七年保持在35%以上;平均不良贷款率由五年前的30%大幅降至4.8%,而资本充足比率则上升至8.5%。
由于身处经济发达区域,专注于本地市场的发展,通过不断创新,部分优秀的城商行伴随着中国经济以及金融业的成长而迅速壮大。虽然在资产规模上比不过全国性的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但城商行已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小”而美、高成长的独特竞争优势。
首先,优秀的城商行多处于国内经济发达、信用环境较佳的地区,在当地融资市场具有相对优势。以宁波银行为例,该行所在的宁波市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是宁波市经济的主角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宁波市位列第6位。2001年至2005年,宁波市GDP年复合增长率为16.9%,高于全国平均13.6%的水平。
同时,宁波市是全国信用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2006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率仅为1.98%,远低于7.5%的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和人民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城市金融生态综合排名”中,宁波市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
截至2006年年底,宁波银行的总资产以及存、贷款金额分别为565.5亿元、461.9亿元、277.6亿元,在宁波市本地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2.2%、9.8%、7.2%。由于业务和网络主要位于宁波市,使得宁波银行能够分享宁波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商机。
数据显示,2004年年末至2006年年末,宁波银行个人存款、贷款余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7.3%、55.8%,公司存款、贷款余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0.9%、20%,即使和股份制银行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其他城商行的快速优质发展也同样得益于当地的区域经济优势。
其次,专注于本地中小型企业融资市场。如南京银行就直接定位为“立足中小企业”的市场地位,塑造“中小企业银行”品牌形象。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客户的部分融资会逐渐从银行融资转向资本市场,小型企业将成为银行越来越重要的稳定客户源。
凭借对本地中小型企业的深入了解,城商行在中小型企业贷款市场占有优势地位。根据宁波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该行的中小型企业授信客户达到3778家,占全部公司客户的94.8%;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达186亿元,占全部公司贷款余额的92.9%,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在宁波市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中占14.9%。而且,在推动中小型企业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宁波银行也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中小型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比率仅为0.37%。
再次,城商行强调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针对本地市场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例如,宁波银行针对当地中高端客户推出的“个人VIP”和“白领通”,两产品是我国商业银行中较早推出的个人循环信用贷款产品;而其针对个体私营业主推出的“贷易通”则为宁波市数量庞大的个体私营业主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
不断的产品创新为宁波银行带来丰厚的回报。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个人VIP”、“白领通”和“贷易通”共为宁波银行贡献贷款46.5亿元,占全部个人贷款的57.2%;不良贷款比率仅为0.06%。
另外,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和财务表现大多较为优异。截至2006年12月31日,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分别只有0.33%、2.47%,均远低于A股上市银行平均3.02%的水平。2006年,两家城商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高达23.79%、25.31%,均远高于A股上市银行平均17.33%的水平(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 北京银行有望近期登陆A股 杭州城商行进入静默期 | 2007-08-16
- 北京银行、杭州城商行有望近期登陆A股 | 2007-08-15
- 处境尴尬 城商行为求生存步入扩张时代 | 2007-07-13
- 上市公司押注城商行胜算几何? | 2007-07-13
- 城商行上市享有成长性溢价 价格12元以上 | 200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