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金融投资 > 银行

处境尴尬 城商行为求生存步入扩张时代

  
作者:蒋娅娅
发布日期:2007-07-13

经济观察网讯 一面是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大规模扩张,另一面则是外资银行抢食市场,夹缝中生存的城市商业银行谋求突围

近来,城市商业银行扩张的脚步声不断———

首开城商行上市先河,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昨天(12日)正式启动A股网上发行。而有了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上市的范本,已在筹划上市的上海银行等,上市步伐必然提速。

前不久,北京银行上海开分行获中国银监会批准。此次上海分行的获准设立,则是继天津分行成立后,北京银行又一家异地分行。这也使得北京银行成为继上海银行后,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又一家城商行。

尴尬处境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长,无不伴随着扩张的野心。但眼前这一轮城市商业银行的扩张,则是无奈多于野心。

城商行在我国的银行业队伍中,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被称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自出生时起,城商行们就有着先天不足的弱势。目前,全国共有114家城商行,大多是由城市信用社、城市农村信用社及金融服务社合并组成,资本金不足、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资产比率高等问题一直如影随形。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城商行资产质量得到一定改善,风险正进一步降低。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114家城商行总资产达到2.6万亿元,利润1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4%和47%。同时,城商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8.48%,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7.35%,不良贷款率也降至4.8%。但相比第一、第二梯队的一些优质银行,数据仍然相去甚远。

不仅如此,自去年年底,我国银行业已经走过5年的入世过渡期,全面开放的市场格局中,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享受的待遇差距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用“内外夹击”来形容城商行的处境并不为过。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中心城市分支机构的倾斜力度;另一方面,外资银行也在通过抢夺高端客户等方式慢慢蚕食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市场。这就造成在单一城市从事经营活动的城市商业银行,只能眼睁睁看着当地市场份额的丧失。此外,在城商行的身后,轰轰烈烈改革中的农信社、农商行以及邮储银行也在穷追不舍。

数据显示,在我国发展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大致在10%左右,但这之后,就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是各地金融市场份额的饱和点,但同时,新的金融机构不断进入,又将使原有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突出重围,已是摆在城商行面前不得不跨越的一道“坎”。

扩张之路

深知自身的处境,各地城商行已经大举迈开了扩张的步伐。

扩张,首先要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而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管理思路,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借助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新鲜力量来推动改革和发展进程。于是,引入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学习和借鉴国际发达市场银行的服务理念、管理经验及产品开发技术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已成为目前城商行共同选择的一条捷径。截至目前,已有上海、南京、西安、济南、北京、杭州、南充、天津、宁波等9家城商行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外资股已占城商行所有股权的约5%。而大连、重庆、长沙等10多家城商行也正积极谋求与外资银行进行战略合作。

在引进外资,充实了资本实力后,城商行必然要通过上市扩张,进一步做强做大。毕竟,上市可以为城商行发展建立良性的资本补充机制,有助于城商行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张。业内人士认为,此前,与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困境一样,大部分城商行融资渠道很窄。由于股改没有退出渠道,小银行经营风险较大,很少有资金愿意参与到城商行的股改中来,只能依靠政府资金推动,但这种非市场化的改革,也就不可能获得较高的效率。而外资之所以纷纷介入,也是因为瞄准了城商行上市后带来的股本增值,同时资金也就有了较为高效的退出渠道。据透露,不止是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杭州银行或A+H股或A股上市都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与此同时,西安银行等几家已经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城商行也在积极准备中。但这些银行在114家城商行中仍属少数。

与上市扩张同步,打破经营区域限制、实现跨区域经营,则是另一条扩张路径。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城商行已不可能局限于一地死守市场,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尽可能维护或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局限于一地,也不利于分散经营风险,因此,城商行也必须向外扩张。自2005年,上海银行设立了宁波分行,首家实现跨区域经营后,北京银行也在去年成立了天津分行。目前,北京银行上海分行即将成立,经营区域进一步扩张。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城商行异地经营热情高涨,但以城商行目前的资金实力,仍难以在短期内广泛铺开网点。

未来格局

城商行扩张大步迈进,但仅仅是规模的扩张,未必能改变未来银行的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队伍中,第一梯队国有商业银行除农行外,都已经实现上市。第二梯队股份制商业银行,继招行成功在港上市,首开第二梯队银行上市先河后,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也都纷纷加入了上市行列。如今,城商行作为第三梯队,也开始上市之旅,但这仍仅仅是追赶前两者,并不能成为城商行的竞争优势。城商行的跨区域经营,也同样是为了“不掉队”,这种网点扩张,也不足以使城商行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银行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一定的规模是必然要求。但对于中小规模的城商行而言,如果盲目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甚至是外资银行比拼规模,其结果往往得不偿失。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中小商业银行,城商行贪大求全并不现实。明确自身定位,谋求与大银行的差异化竞争则是城商行未来站稳市场并赢得更多市场的有效途径。基于多年区域经营优势,城商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状况必然更为熟悉和了解。即便实现了跨区域经营,这种区域的优势也不能淡化,未来城商行要以更积极的态度,介入到城市经济发展中。

规模大小并不是利润的决定因素。目前,城商行比较现实的做法,应该是真正选择好目标客户群,避免与大银行的同质化竞争。在目前国内所有银行贷款的50%集中在1%的企业上时,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难,仍是不争的事实。避开大银行的竞争,服务中小企业,将为城商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上海银行等不少城商行已经将客户目标瞄向了中小企业,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此外,立足地方经济,城商行还应更加贴近社区、贴近普通市民,针对性地设计特色服务和产品,必然有力支撑城商行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赢得市场,做大利润。(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