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7-06-15
*
订阅

货币政策如何从紧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提法中数年来第一次出现“从紧”一词。这一变化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投资者对货币政策如何从紧猜测纷纷,大盘也犹豫不前。

应当说,当前的货币政策正面临比较困难的境地:顺差大幅增加及其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难以制约;连续加息后居民消费价格依然上扬;人民币升值加速却没能阻止出口……诸般货币政策工具动用后,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下一步调控的关键是要找准当前经济的主要问题。

这个主要问题在哪?是CPI吗?我们认为不是。中国具备向全世界供应商品的能力,不可能出现全面的供不应求。另外,粮食及能源价格也都没有大幅上涨的理由,物价是可控的。

是投资增长过快吗?也不是。因为投资过快是以企业盈利快速增长相适应的,这样的增长怎么控制也控制不住。

是出口增长过快吗?不全是。因为出口只是顺差的一部分,实际上,今年以来,资本项目下的顺差增长速度并不比贸易顺差慢。原因在于资金在中国的收益相当高,同时还可以享受人民币升值。

具体来说,虽然中国与美国的基准利率仍有2%以上的利差,但实际上,这两个利率不是同一种利率,并不可比。我们可以看一下可比的利率:拿商业银行的30年期住房按揭利率来说,美国的平均水平是年息6.4%左右,而中国已经是7.2%了。如果再加上人民币每年升值的4%-5%,资金在中国的收益水平要比美国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再上调利率的风险也很大,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更多热钱的流入。

同时,利率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外的核心CPI影响较大,而当食品价格成为CPI的主导因素时,利率上调的作用就相对较小了。(来源:中国证券报)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