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金融投资 > 其他

疯狂的高利贷

  
作者:陈周锡
发布日期:2008-06-30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周锡 6月25日下午,方培林的办公室来了三位中年妇女。在交谈中,一个妇女焦急地说,她的一个朋友手上有3000万元,希望方培林能把它贷出去,月利息6分(即一年72%,是商业银行年利率的8倍左右)。条件是借款人应有土地等资产做抵押,也可由方培林担保贷出。

方培林是温州方兴担保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新中国第一个经工商部门登记的民间金融机构——原温州苍南县“方兴钱庄”的主人。

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妇女给方培林来电,再次问方培林“能不能把钱贷出去”。在温州,通过担保公司放高利贷,已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有的担保公司甚至吸收民间存款再进行“高息贷款”。

民间高利贷在温州有巨大的生存空间,现在尤甚。一方面是温州的民间资金急需寻找出路;另一方面是广大企业由于商业银行收缩信贷规模,资金紧缺,迫不得已借高利贷解困。于是,一个庞大的高利贷市场,在“愿打愿挨”中迅猛发展起来。方培林说,如今借高利贷的人越来越多,多为中小企业主和商人,一般月利息为6分至9分,高的甚至在一毛以上。

按照政策规定,担保公司不能吸储,也不能放贷。在方培林看来,温州那些担保公司正行走在政策的边缘。一位不愿具名的民间放贷人说,民间疯狂的高利贷,在缓解企业资金的同时,又像“吸毒”一样吞噬着企业。在今年上半年,浙江的飞跃集团、南望集团深陷“高利贷”传闻而引发的资金链困境,就是一个佐证。

另类的担保公司

挂羊头卖狗肉,绝大部分都在做高利贷。

财富中心是温州最好的写字楼之一,也是担保公司最为集聚的地方,该写字楼入驻企业80%是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

一家担保公司总经理王涛(化名)说,这些公司绝大部分都在做高利贷业务。他分析,目前温州的担保公司业务额在1亿元以上的也就10多家,按提成2‰至3‰计算,这些公司一年收入也只有二三十万元。对一家人员整齐的公司来说,仅靠这点的收入显然是无法生存的。

2001年温州开出第一家担保公司,至今全市注册各类担保公司已达240多家,其数量高居全国之首。然而,列入温州市经贸委调查备案担保公司的不到40家。“他们只有营业执照,却没有银行合作协议,不做高利贷,那还能做什么?”王涛说。

这些担保公司的资金,有来自炒楼、炒煤等的投资资金,也有来自制造业的实业资本等,然而,上述资金的数额非常有限。更多的担保公司,则是在当地媒体上以“咨询服务”名义刊发广告,直接“吸储”或者“转手”民间资金用来放贷。

而借款人多是中小企业的老板。借高利贷,多用于三五天的短期资金周转、承兑保证金,一般金额在百万以上,按天、月结算利息。王涛说,一般制造业不会借高利贷用来生产,但房地产企业例外。

一位不愿具名的温州房地产业内人士转述了一次真实的对话。在一次私人聚会上,朋友甲笑着问朋友乙:某人的钱,你赚到了吗?朋友乙不好意思地说,没有哪!朋友甲毫不客气地说,没赚到某人的钱,那还开什么担保公司?他后来得知,朋友间口碑相传的某人,在温州滨海开发区有个住宅项目,之前借高利贷至少上亿元,利息从3分到6分不等。

温州担保业,几乎就是民间高利贷的代名词。“问题正在变得更加严重,”王涛说,担保公司放高利贷已经“名声在外”,于是“换脸”后的资产管理、投资咨询公司先后出现,目前这样公司温州大概也有200多家,他们也是放高利贷队伍中的一员。

回溯7年前,2001年方培林成立了温州第一家担保公司——温州方兴担保有限公司,主要是为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利率在3分之内,没有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且一切都在银行系统之内进行,非常正规。”

之后,方培林创新提出“房地产抵押履约担保”和“银行存单质押履约担保”业务(是指如果该借款人贷款资金超过了其抵押品的价值,其增贷部分由担保公司提供第三方的存单质押担保,担保公司与存单持有人和借款人三者再就利益关系签订协议),前者就是拿房契为他人借贷抵押担保,后者是以银行存单质押为他人借贷担保。“这样,银行可以多吸收存款,借款人得到了需要的足额资金,第三方存款人得到了担保公司给予他的额外收益,担保公司也获得了佣金,可以说是四方得益。”方说。

2006年春节,方培林在当地报纸刊登公司项目广告后,生意的火爆远远超过他的想象。一时间,方培林成为了商业银行争抢的 “吸储”特殊客户,仅2006年一年担保的借贷量就有1.5亿元左右。

方培林承认,这种履约担保也存在一定风险,但毕竟还是在商业银行系统的平台进行的。然而,随着民间融资需求的急剧膨胀,很多担保公司则直接绕开银行,让放贷人和借款人直接发生交易,成为银行难以监控到的地下高利贷。

隐蔽的利益链条

一般利率6分,最高在1毛以上。

王涛说,高利贷的利益链条,一般由放贷人、中介、借款人组成。放贷人是那些既有闲散资金,又想追求更高收益的人;中介是服务于放贷人和借款人的中介机构,比如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借款人一般为急需用钱的中小企业主。

放贷人通过朋友、亲戚介绍,找到一些信誉好、声望高的中介公司或个人,放贷人对中介公司的注册资金、相关资产颇为了解,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或者打借条,如果关系特别硬,甚至连借条都不用打。也有一些放贷人,觉得资金放在银行利息太低,于是通过“广告”找到担保公司,希望公司给予放贷。

中介公司接到贷款业务后,往往会对借款人进行一次详细的资产调查,比如厂房、住房、土地等,再对其还贷能力进行评估,在自认为资金安全的情况下,才会把钱贷给借款人,双方也要签个协议或者打借条。一般来说,借款人抵押资产要高出借款额度。

但也有例外,如果借款超过资产额度在10万元之内的,是可以接收的,因为借款人不会因几万元而损失信誉。

在这条链条中,放贷人给中介公司的利率为1分到3分不等,中介公司贷给借款人的利率在6分以上,甚至达到一毛,从而能在其中赚取差价。“有些担保公司,向银行贷款然后放高利贷。”王涛说,担保公司是一个融资、宣传平台,这些公司大都装修豪华,只有这样客户才会放心地把钱交给担保公司放贷。

大多数高利贷不是从担保公司账面走的,而是仅仅凭借个人的信誉和实力在私下运作。王涛说,这样不但监管机构查不出来,而且还可规避税费。

比如,一个人借给借款人100万元,时间为1个月,按月利率6分算,月利息就是6万元。按照国家规定,民间借贷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于是,借款人打借条时,借款金额至少增加至103万元以上,利率降低至3分以下,“免得到时打官司缺少法律保护。”另外,一些相对规范的中介公司,则增设中介费、咨询费等,从而对冲高出4倍以上的那部分利息,以此化解风险。

也有另外一种运作方式,中介机构不参与交易,只给放贷人、借款人牵线搭桥,向其中一方收取3%左右的介绍费,这笔钱直接从放贷额中预先提取。

如果借款人到期还不了高利贷,可以诉诸法律拍卖借款人抵押物,放贷人、中介公司或个人不会受到损失。方培林认为,借款人往往以住房抵押,但是现在房价似乎已经涨到头了,甚至还有下降风险,所以放高利贷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去年底,温州龙湾、乐清等地相继发生借款人出逃案件,涉及担保机构的资金就高达数千万元。同时,藤桥一家涉嫌放高利贷的担保公司受到举报,引起浙江省政府的重视,派了一个工作组,在温州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查。

“不能一概抹杀,高利贷在现阶段也有作用,”王涛说,自银根紧缩后,很多企业资金链非常紧,到银行又不能贷到钱,于是在担保公司的牵线搭桥下,高利贷让企业度过资金危机。截至去年9月,列入温州市经贸委调查备案的39家担保机构,累计为近7000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53.49亿元。

王涛认为,地下高利贷之所以疯狂,与商业银行银根紧缩有直接关系。

他说,之前为吸引企业贷款,有些银行甚至推出营销措施。在贷款宽松背景下,一些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地选择规模扩张。此后,银行贷款一下子收紧,企业贷不到钱,投入还要继续,产出尚需时间,于是一个完整的高利贷链条,在需求中自然应声而成。

500亿民资的出路

小额贷款出来后,能解决部分企业的贷款问题,但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分析说,去年温州流动性资本超过3000亿元,每年约以14%的速度递增。主要来自以下三大方面:一是企业自由资本投入;二是民间相互拆借;三是中介机构,比如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典当搞一些融资、垫资业务。

温州民间借贷约为流动性资本的1/6,即为500亿元左右,其中包括一部分高息贷款。张说,他们计划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对全市民间金融进行一个大规模的调查。

温州银监分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去年温州企业营运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融资三者之比,当前已经达到54∶18∶28,其中民间融资所占比例比2006年的60∶24∶16有明显上升,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总额约为2200亿元。

民间融资的资金,主要为了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单笔借贷规模也快速扩大,从原来的几十万元发展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另外,银监局对温州400户民间借贷监测点的监测显示,每月民间借贷发生额中,约有80%用于生产经营。从民间融资的行业分析,民间融资的投向具有较强的逐利性,并与地方经济结构相关,如温州对外投资煤炭、金属采矿等都是民间融资的重点行业,当地有一定特色的造船、陶瓷、阔门、海运、汽摩配等十几个行业也均存在民间融资。

根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监测的公开数据显示,去年9月份温州民间借贷加权平均月利率开始突破1分,达到10.32‰。随着调控政策进一步到位,温州的民间借贷利率更是进入加速通道,去年12月月利率为11.096‰。今年1月份,月利率已经达到11.77‰,逼近2005年1月的12.112%。

“自己感觉也是蛮怕的,(高利贷)收不回来也就收不回来,不受法律保护。”张震宇说,解决民间贷款的最佳渠道是小额贷款公司,今年5月银监会、央行已经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到时肯定有部分的民间资金,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这个渠道放贷,使借贷双方也放心。“小额贷款出来后,能解决部分企业的贷款问题,但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

“温州不会大规模放开小额贷款公司”,张震宇说,如是大规模放开,又回到上世纪90年代那种清理整顿基金会的状况。目前温州计划一个县先做一个试试看,三年内办个十来家。张震宇认为,一个小额贷款公司5亿至10亿的资本金,就能撬动300亿至500亿,肯定能解决民间的借贷问题。

但方培林认为,小额放贷公司应该放开,越多越好。在方看来,中央政策很明确,就是放开来让你们去大干。但地方政府摸不透、摸不准,担心像上世纪90年代农村基金会那样吃大亏。“实际上不一样,基金会有吸储功能,而小额贷款公司则没有,只有放贷功能。只有充分竞争,利率才能充分反映市场。”方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