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金融投资 > 其他

美金融体系未彻底崩溃但影响将越来越弱

  
作者:胡蓉萍
发布日期:2008-10-06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蓉萍 9月22日,日本最大的银行集团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宣布出资收购美国第二大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10%到20%的普通股。

日本金融巨头为何频频出手,本报记者就以上话题专访了三菱日联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田夫。

经济观察报:危机中的华尔街投行最能吸引日资金融机构的是什么?

孙田夫:从投行本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行业特性来看,美国的五大投行,拿得出手的就是客户资源、人才资源和品牌。人才资源并不需要用大手笔的收购来完成,只要去高薪挖就可以。品牌资源是一个需要时间检验的东西,需要评估。这次野村购买雷曼业务和三菱日联集团购买摩根斯坦利业务,都主要是冲着其庞大的客户资源而去的。

经济观察报:目前几家日资机构收购美国投行之后业务的整合方向可能有哪些?

孙田夫:从现在日资机构收购的情形看,事实上有些日本券商是完全可以将这些收购来的美国投行抽空,将所有的客户都转移的,但是沿用原有的品牌还是改用日本的品牌都各有利弊。三菱日联集团在亚洲做得不太积极,但它在全球扩展中一直在走日本其他机构的前列,但是前不久其在洗钱问题上遭到了美国监管当局的处罚,所以它在美国的履历并不是很好,亟须通过并购美国公司来扭转,同时它也需要拓展其美国客户,抢占市场份额,于是它全面并购了一家商行,部分收购了大摩。业务可能的整合方向要看最终的股份的份额和股东的话语权,这些到现在还不明朗。

经济观察报:会不会重蹈1989年日本买下很多美国资产引火烧身的覆辙?现在日本各界的态度如何?和当年相比,这些财团是否谨慎了一些?

孙田夫:应该说日本金融机构的此轮出手还是相对谨慎的,具有选择性的。不要看到现在报道出来了,好像日本机构反应很迅速,大规模出手很快。其实据我所知,他们是观察了很久的,后来政府放弃了它,那它的价格就一落千丈,这个时候日本机构才出手的。现在日本各界都在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惊人的相似。比如当年的日本政府也是因为害怕失去选民的选票而顶住美国压力拒绝拯救当时的一些金融机构,后来到了事态恶化到很严重的时候,连民众都开始有了拯救的呼声的时候才开始救,大家反而都齐声说政府出手过慢了。开始的情形和美国现在的处境特别相似,目前美国政府欲出手也是遭到了经济学家、民众,甚至欧洲的反对。

经济观察报:您听到雷曼倒下时候的反应是什么?您觉得这次华尔街的动荡将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

孙田夫:我当时对雷曼倒下不意外,但是对美国政府不救还是比较意外。这就是当时日本危机开始时的情形很相似了。美国政府一会儿救一会儿不救,举棋不定。贝尔斯登倒下的时候,我就觉得开始了。雷曼让我觉得整个危机全面展开了。无论如何,美国的基础还是很强的,自生能力很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虽然美国的金融体系尚未彻底崩溃,但它的影响将越来越弱。现在的日本,应该说是回到了真实的地位,以前是被明显低估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