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地闯入PE江湖(1)
陈哲
06:59
2010-07-21
订阅
 1  |  2  |  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哲 7月初,复地集团高管宣布,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复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复地投资实施私募、投资、资产管理三足鼎立的发展方略,以沪京深一线城市和三大经济圈为主要投资区域,坚持以住宅投资为主,适当参与办公、商业或主题地产。“十年内将贡献复地40%利润”。

实业开发和地产金融,是地产“生物链”中两个不同的层级。如今,复地内部已有分工,一个团队做客户,研究产品;另一个团队做投资,研究行业。开发和投资,成为该公司的并重之策。

在调控频繁、市场波动的气候下,金融业务无疑能帮助复地获得业绩持续增长并控制风险。不过,即便背靠大股东复星,复地尚需时日证明自己的资本运营能力。

生物链向上

地产调控政策行至中途,包括复地在内的住宅开发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需要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融资。

从银行获得滚动开发资金变得愈发艰难。去年银监会对贷款投放流程作了严格的控制,“实贷实付”原则得到前所未有的严厉执行,这意味着开发商通过银行进行资金腾挪的空间被大大压缩。而股市、信托融资渠道也都受到限制。

面对住宅业愈发显著的周期特性和更高的融资能力要求,寻找新的业务模式以规避风险成为开发商的必修课。

国内巨头中,万达、绿地等采取的办法是做大甚至直接转身商业地产,背靠复星,以资本撬动实业,无疑是复地更为现实的选择。

复地一直在准备。

2007年11月,因为看好证大商业地产的发展,复地以每股0.45港元的价格购得证大8.03%的股权。2010年1月,复地再次通过旗下子公司中合置业,认购上海证大15.5亿股,以19.68%的权益比例,进一步巩固了其二股东的位置。

在长三角、华北和海南三大区域拥有诸多地产项目的证大,具备较强的商业地产营运能力。收购证大股权,是复地增加房地资产的方式之一。相对于亲自砸重金、花精力去拿地、开发、经营,通过股权享受开发红利,显得更为轻巧。

投资证大股权之外,复地更是在年初外滩金融中心地块的争夺及后续过程中,成为证大的合作伙伴,为其供给炮弹。

这是典型的“复星式”操作手法,通过股权投资参股或控股一家公司,以此为基础向外扩张,包括产业扩张、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

此番,将投资业务提升到战略层面,复地尚属国内地产商中首家。

试水PE

复地显然希望搭建更具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地产金融平台。

当下中国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已让房地产行业长期向上趋势的根基甚为牢固。利润可观、标的庞大,房地产成为国内外资本眼中的肥肉。

复地集团董事长范伟认为,目前国内民间财富和中高层阶级对房地产投资意愿相当强烈。过去他们能够参与的渠道仅为购买房企股票和投资房产本身,现在房地产基金将成为一个新的路径。范伟预计,这部分旺盛的市场需求,将给复地带来可观的业务空间。

复地投资集团请来了诸多干将。出自平安证券,后在新加坡磐石基金公司担任中国区首代一职的周纯总体负责投资集团事务;而在ING集团负责中国房地产基金板块业务十年之久的董伟海,也在2009年投奔复地投资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具体负责私募基金业务的操作。目前,复地投资仍在通过多种渠道招兵买马,以充实投资业务。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