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蓉萍 9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72关口,报于6.7181。这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9月以来连续第5个交易日创出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新高。
9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单日升值192个基点,达6.7625,创汇改以来新高,随后本周4个交易日连续创新高,逐日突破6.76、6.74、6.73和6.72关口。
“市场对这两天一些因素的反应过于敏感了。”中信银行国际金融专家刘维明则认为:“升得过急,可以再缓和一点”。他认为美元走低、中国利好的经济数据和美国政府压力是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创新高的主要原因。
中国经济利好数据提振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促使资金流入风险较高的货币。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增速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工业增速出现2010年以来首次回升。此前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在连续3个月回落后首度回升。
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3%,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5%,再创新高,新增人民币贷款达5,452亿元,均显示出中国经济依旧表现活跃。外贸方面,8月份中国出口增速为34.4%,增速虽然比上月略有放缓,但好于预期;进口增速比上月大幅提高12.5个百分点。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则对本网记者表示:“这几个月,贸易收支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高盈余,实现人民币自由化方面采取了重要的步骤,如允许部分地区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对境外投资者开放,开放人民币回流通道等。”
“而自由的跨境资本流动则更需要灵活的汇率,我们认为目前由于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忧虑逐步消退,且市场对人民币已造成升值压力,决策层可能会允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沈建光认为。
此外,世界主要国家央行周日就旨在加强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协议Ⅲ达成一致。由于新通过的协议对银行资本要求并非预期的严苛,进一步提升了投资者的乐观情绪,继续推动风险货币走高,并带动美元走低。
人民币升值的背后,政治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市场人士笑言:“这两天美国闹得正欢,人民币升值有点给美国点面子的成分在。其实从NDF来看,变化并不大。”“日本央行昨天大举干预,如果美国没反应,就等于给了中国口实。”
美国将于11月举行中期选举,而敦促人民币升值与增加财政支出,一直是各方拉票的“例行筹码”。在美国中期选举前,美国执政的政治力量都会通过游说、军事演习、地缘政治挟制等,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经济分析师吴旻认为,人民币短期加速升值,是国内外经济及政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预计人民币对美元的中期升值,将持续至11月左右。
国家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汤敏在达沃斯论坛期间对媒体表示:“人民币升值势在必行这个结论可能是对的。但是升值到什么程度,怎么升,都要好好斟酌。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会产生正面和负面两种影响,要视企业种类的不同。但总体上,升值将促使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因为升值以后国内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
沈建光则判断由于未来几个月美元对欧元和日元将走弱,因此预计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或将达到6.6。而刘维明预测到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在6.68到6.8之间振荡徘徊,有升有降。
他担心外围经济不稳定,复苏极其缓慢甚至面临二次衰退:“内部经济增速在结构调整和外需不稳的情况下,难以维持高速增长,应当回到一个可持续水平,同时CPI未来受到控制的可能性较大。”
他说:“不管中国怎么做,人民币升值的幅度都无法满足美国的胃口,所以索性按部就班;双方妥协配合之后舆论熄火之后,人民币按照中国自己的需求缓慢上升。”
因此他预计,未来人民币升值速度不会太快。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6.73 2010-09-15
- 菅直人守擂成功 日元汇率再创新高 2010-09-15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三日刷新汇改以来新高 2010-09-15
- 张明:未来5年难有货币独领风骚 2010-09-10
- 奥巴马提出为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下中产阶级永久减税 201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