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金融投资 > 股票

银联国际化“远交近攻”:让“62”通行东北亚

  
作者:段寅燕
发布日期:2008-08-25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段寅燕 2008年的8月,北京第一次聚集了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他们看奥运、游览、购物、吃美食,他们拿出VISA。而如果有一个外国人拿出一张在外国办理的中国银联标准卡、那种以“62”开头的、中国公民基本人人有一张的卡消费,千万别惊讶,他可能来自韩国、日本、蒙古或俄罗斯。

因为中国银联正在悄然打造“东北亚支付圈”。这被认为是个得当的策略,可以将银联打造为国际性银行卡组织和支付品牌,或许还将挑战世界银行卡产业的秩序和品牌格局,虽然现在这个市场90%以上的份额被VISA、万事达、运通占领。

走进韩国人的支付生活

在韩国,已经有超过15万张的“中国通”银联标准卡在韩国公民手中了,他们只是每年访问中国的近500万韩国人以及常驻中国的近100万韩国人中的一小部分。面对如此大的空间,发卡组织韩国BC卡公司计划“中国通”在一年内发行量突破100万张,因为这些韩国人需要银联标准卡帮助他们在中国更方便地支付日常费用。

当然,如此规模产生的利润也是客观的。在今年2月“中国通”正式发行后的五个月中,15万张“中国通”已经在韩国刷卡消费约1.3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境内刷卡消费近2000万元人民币。这和中国的银联卡持有人,今年1至7月到韩国刷卡消费总额的1.4亿元人民币相当。“中国通”在韩国的消费额比在中国的还要高,银联卡正慢慢走进韩国人的支付生活,看似有点喧宾夺主,其实这正是银联希望的。

据中国银联提供的数据,每天在这些银联受理网络中实现的交易金额,平均超过1亿韩币,相当于77万人民币。这些网点都是早前三年,中国银联为了方便赴韩中国游客的支付,在韩国开展银联受理业务的直接成果,现在也支撑了韩国人的银联卡支付。

2007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到1598.9亿美元,首次突破1500亿美元,中国赴韩的人数从2004年的63万增加到2007年的107万,中韩两国日益增加的贸易和人员往来需要一种方便的支付方式,中国银联想要承担这样的角色。

韩国人也觉得这样挺好,就像韩国观光公社大中华区部长安容辉说的:“银联卡支付能为中国持卡人带来方便,也给韩国观光事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韩国一家知名免税品店——华克山庄的负责人蔡慧静表示,中国游客的消费额由受理银联卡前的每月20万人民币上升到每月200万人民币。

圈地东北亚,挑战VISA等巨头

不过,韩国只是银联东北亚战略的一部分。根据银联的战略计划,银联已经圈中了东北亚除了朝鲜外的所有国家,以此形成“东北亚支付圈”,希望在这个区域内拥有挑战VISA、万事达这些世界银行卡巨头的地位。

事实上,东北亚本身也早已形成了区域性的贸易体系。据联合国贸发会统计,中、日、韩、俄、蒙、朝等东北亚6国的出口总额已占世界出口总额的21%,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16%;该地区区域间贸易额更是占整个亚洲内部贸易额的近40%。与此同时,东北亚六国的人员往来也日益频繁,其中仅中日、中韩、中蒙、中俄之间,每年互访人员的数量就至少有1500万人之多。这成为东北亚需要一个区域通行的银行卡支付体系的客观现实。

但是在美、欧、日三块中,VISA等国际卡公司在欧美市场有绝对优势的话语权。但是在东北亚的区域市场中,银联可以借力中国经济母体的核心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人民币支付的广泛性,找到自己的位置,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按照许罗德的观点,中国银联的发展,无论是时机、进程还是速度,甚至是发展理念,都与中国经济母体有着很多的相似。

早在2007年,银联就在日本发行了银联标准信用卡,今年8月,也在俄罗斯发行了银联标准借记卡。在蒙古,银联与拥有蒙古最大分支网络、基本覆盖蒙古全境的蒙古可汗银行合作发行了银联卡,加上韩国发行的“中国通”,银联在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都实现了银联卡的受理和银联卡的发行。

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说:“根据构想,在促进中国与日、韩、俄、蒙等国之间的银联卡使用的同时,中国银联今后还会采取措施促进由日、韩、俄、蒙发行的银联卡在这四国之间的使用,从功能设置而言,上述四国发行的银联卡均可以在包括中国在内的银联全球网络上使用。”

现在,根据银联监测,已经出现了日韩两国发行的银联卡在对方国家使用的情况。

而中国银联的数据显示,银联卡受理网络在东北亚区域的交易处理金额正在迅速增加,2008年上半年,中日、中韩、中俄、中蒙之间的双边交易总金额已超过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倍以上。

对于“东北亚支付圈”的逐渐形成,许罗德明确地说:“东北亚区域银行卡支付网络是银联国际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由单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建设,向区域性市场的整合建设升级,最终实现银联卡全球网络建设的目标。”

由此可见,建立“东北亚支付圈”是银联现阶段想要“四两拨千斤”,在世界银行卡市场拥有话语权的手段,而其最终目标始终是成为国际性的银行卡品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