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高市盈率“恶之花” “指数毒药”中国建筑成型轨迹(2)

订阅
2009-08-24
胡中彬 赵红梅

高市盈率发行

“交易所当时对中国建筑上市严阵以待,为了防止炒作,还在上市当日电话提醒买入机构注意避免炒作。”上述私募人士透露。

但显然,这样的工作仅仅是能够避免中国建筑上市首日的表现不被狂炒,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中国建筑的跌跌不休背后的制度问题相比,还只是技术方面的问题。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已经有3只大盘股陆续登陆,但无一不是跌跌不休的命运。四川成渝上市后连续两个跌停,其后跌势不改,已经较首日最高价下跌了50%,而以60倍市盈率发行的光大证券上市后第二日也以跌停板报收,其后的命运尚是未知数。

新股发行的高市盈率定价,是导致新股上市后高开低走的首要原因。

8月20日,超华科技首次发行A股的发行价确定为12.10元/股。“超华科技我们报价8块都觉得贵,他们居然发12,像抢钱一样。”刚参加完上海举行的IPO推介会,一位研究员颇有些愤慨地说。

事实上,近日光大证券高市盈率发行后导致第二日跌停的事件,已经让新股发行制度的诸多质疑再次涌到台上。

“大盘股上市后延续跌势,与上市定价策略有关。”民族证券分析师徐永超认为,上市时间的选择也仍需考量,“回过头看,中国建筑上市的时候股指已然见顶,但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此大盘子的股票上市,无异于抽走了市场很大的流动性,助推了市场的下跌。而市场的下跌势必又影响到了大盘股的走势。”

“发行定价市场化没问题,但是整个市场行为和配套体系并没有达到全部的市场化,比如:新股上市首日无涨跌幅限制,但其他所有股票都有涨跌幅限制,这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上市的新股上,资金都涌来不被恶炒也不可能。”上述基金公司研究总监称。

事实上,令一些机构颇为担心的是,新股颓势依旧,这将对三个月解禁期到的网下或配售机构造成压力。目前,数只新股离发行价也仅仅只有一步之遥。而这样的担忧事实上又给了机构参与炒作新股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机构有资金优势,可以很轻易地撮合一个很高的开盘价,自然会为三个月内股价下跌留出很大的空间。”上述私募人士称。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