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信息解读
【宏观经济】央行: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交易
中国人民银行25日发布了《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报告指出在银行间拆借和债券市场,可考虑引进更多境外机构参与交易,为在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二级市场服务。可考虑发展多样化债券产品,特别是发展浮动利率产品和利率衍生品,研究推出利率互换交易确认和合约冲销等服务,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吸引境外融资者和投资者。在股票市场,可考虑积极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即国际板)的制度安排,稳步推进国际板建设。支持境内企业境外直接或间接上市。深入推进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在境外募集资金进行境内证券投资业务试点。
华讯投资点评: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银行间拆借和债券市场能够增加市场的资金来源和活跃度,但是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短期内影响并不会太大。而对于国际板问题,上述报告提到稳步推进国际板,但是这种提法由来已久,因此我们认为信号意义并不太大
【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将公布 工信部明确六大着力点
工信部将重点编制好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物联网、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海洋工程装备、航空工业、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以及推动相关规划落实的具体方案。苏波透露,工信部牵头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上报国务院,不日将批复公布。
华讯投资点评:看到本次工信部公告,十分明确了今后5年主要的目标。专项规划、重大科技转向、完善产业链、完善技术标准和准入门槛、推动市场化、引导地方规划等几方面,全面培养和发展新兴产业。十二五将成为新兴产业一个重要的转折,而未来的机会更将属于新型战略产业。通过华讯财经个股评测王主力资金监测显示,近期汽车板块主力有明显拉升动作,后续汽车板块行情可以关注。
【公司产业】双汇损失或达200亿 抵得上20年净利润
双汇自3月15日被曝光事涉“瘦肉精”后,旗下产品在多地遭遇下架、封存。据权威人士透露,双汇集团近日举行了“全国供应商视频会议”,双汇董事长万隆出席了会议。尽管这位70余岁高龄的老人在会上表示“双汇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鹿”,但来自重庆双汇经销商的消息,目前双汇的退货仍积压在经销商处,同时,行业预估其超过200亿的损失,抵得其上市公司近20年的利润。
华讯投资点评:损失摆在面前,投资者对于双汇的事件,无须考虑市场信息,无须考虑董事长言论,这种情况只有卖出一条路径。如果相信董事长一两句违背现实的言论最终让你下决定不卖出这只股票,那么你最终将会和这家企业一起死亡。而对于大量持有双汇的基金,投资也必须考虑赎回,而且还要小心重仓双汇的基金所持有的其它重仓股。因为一旦发生赎回,拆东墙补西墙是一定的。投资是一门绝对严谨的艺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根本决定不了你自己的资本账户究竟是缩水还是增值,发生不可预估的事件时,卖出是最好的选择。
【国外市场】美股三连阳 本周收高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50.03点,收于12,220.59点,涨幅0.4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6.64点,收于2,743.06点,涨幅0.24%;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4.14点,收于1,313.80点,涨幅0.32%。
华讯投资点评:周五美股收高,至此大盘已经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高。科技行业巨头甲骨文的乐观财报以及美国去年第四季度GDP增幅好于预期,令投资者情绪振奋。利好的GDP数据也令市场情绪振奋。今天早间美国商务部宣布,2010年第四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的环比年化增长率为3.1%。
二、今日行情展望
上周沪市大盘周K线收出一根略带上下影线、实体较长的中阳线,显示大盘经过前两周的调整后,多头又重新掌控了大盘的上升格局,周均线显示中线继续向好。日K线上,大盘重新站在各短期均线之上运行,均线系统即将形成多头排列,各种技术指标良好,显示短期内大盘震荡攀升的格局再度形成,周五大盘量价配合较为理想,且以银行板块为主的权重股在关键时刻能够力挺大盘,表明主流资金仍然看好大盘未来的趋势。本周大盘将再次冲击3000点大关,3000点上方压力不小,大盘还需要有一个补量过程,因此应密切关注量能变化。
操作策略:维持中线持股策略不变,仓位保持在五成左右。重点关注市场的两条主线一是保障房建设,水泥、地产、钢铁、建材等板块。由于是政府主导性的项目,主力对此主线的挖掘作将会不断深入,建议投资者可多给予关注;二是题材炒作,基本上围绕稀土概念、涨价概念。稀土的挖掘重点是新增稀土概念股,近期强势股多从此概念里走出来。随着通货膨胀预期的加强,各种产品的涨价也会不断波及上市公司。这两类是牛股频出的热点题材,投资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参与。
三、热点消息汇总
1、十二五期市改革发展思路明确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全国期货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当前,我国期货市场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从四方面提出"十二五"期货市场改革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今后,将引导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研究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的政策规定,推动制定《期货法》、修订《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2、前两月全国工业利润增长34.3%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55亿元,同比增长3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975亿元,同比增长31% .
3、工信部首提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和特高压
3月26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表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以及能源装备制造的相关支撑技术和装备,加快促进能源装备的绿色低碳发展。他特别指出,实现能源装备绿色发展,一是要大力发展高效洁净燃煤发电装备;二是发展先进输电技术装备,大力发展特高压;三是发展智能电网。
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即将公布
苏波透露,工信部牵头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上报国务院,不日将批复公布。
5、综述:美股收高 科技股领涨
周五美股收高,至此大盘已经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高。科技行业巨头甲骨文的乐观财报以及美国去年第四季度GDP增幅好于预期,令投资者情绪振奋。
美东时间3月25日16:00(北京时间3月26日04: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50.03点,收于12,220.59点,涨幅0.4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6.64点,收于2,743.06点,涨幅0.24%;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4.14点,收于1,313.80点,涨幅0.32%.
四、市场传闻
传闻:驰宏锌锗:资产注入有望在年内完成
传闻:中国太保:年报业绩有望超预期
传闻:西藏城投:中国锂资源未来的王者
传闻:王府井:减轻包袱轻装上阵现价具有安全边际
传闻:北京城建:中金上调今年的业绩预测
五、热点板块追踪
上周(3月21日-3月25日)A股市场强劲反弹,全周近80亿元离场,流出金额较上周大幅缩减。机构资金更是净流入近150亿元,地产、银行、资源等大盘蓝筹股重新获得资金青睐,不过消费类股则抛压沉重。 数据显示,本周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出资金76亿元,其中机构资金净流入144.8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20.87亿元
按照新财富行业分类,27个行业中本周共有8个行业录得资金净流入,19个行业被净卖出有色金属板块最受热捧,全周净流入40.11亿元。房地产板块流入37.83亿元,银行业流入25.68亿元,非金属类建材、煤炭开采板块分别流入10.93亿元、9.23亿元。医药生物板块继续遭到大力抛售,全周净流出42.65亿元。食品饮料板块流出18.25亿元,批发和零售贸易板块流出18.21亿元,电力设备和新能源、电子板块分别流出18.18亿元、17.58亿元。计算机、通信、机械、农林牧渔板块流出金额都在10亿元以上。
重点关注:银行、房地产
特别声明:本文中“凡涉及个股,均为纯粹研究之使用,具体买卖机会请自行把握。”
- 房地产泡沫“下沉” 2011-04-16
- 影响全局的房地产让中国政府伤不起 2011-04-14
- IPO香港破题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2011-04-11
- 沃尔玛:现在开始买地 2011-04-08
- 部分城市拒绝修改房价目标位 住建部窗口指导被谁洞穿 201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