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的价值与“大英帝国的衰落”

高林2019-03-19 13:32

(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附属国、以及贸易航线)

大英帝国的衰落可能是二十世纪最吸引人的主题之一。1896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六十周年庆典上,英国以盛况空前的阅兵式和观舰式向与会各国代表炫耀自己是无与伦比的世纪帝国。但这场充满帝国主义气息的盛典结束之后,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个强大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国家以同样令人头晕目眩的方式,从荣耀的巅峰跌落,曾经四海一家的世界帝国仿佛瞬间烟消云散。

在英帝国衰落的这件事上,很多人从各种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所有这些解释都默认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大英帝国由盛而衰”。从来没有人反过来想一想,大英帝国真的是以一种坠崖般的速度“盛极而衰”的吗?还只是因为时移势易暴露出了自己过去的外强中干而已。

并非毫无争议的海上霸权

很多人喜欢说英国独霸海洋三百年,但英国固然在两个世纪里维持了自己的海洋霸权,但却实在谈不上独霸。在十七世纪,英国海军还被荷兰海军按着打,最终英国笑到了最后,战胜荷兰取得了海上第一强国的地位。但这种地位实际上一直都遭到其他国家的不断挑战,比如两次世界大战里都坚定地站在英国人一边的法国,就是英国海上霸权的铁杆挑战者。

路易十四就曾经为了夺取海上霸权而打造法国海军,这支王家舰队曾经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地中海上和英国争夺霸权,曾经护送流亡法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党一次又一次地进军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虽然路易十四人亡政息,让英国人得以在十八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自由自在地统治海洋。但路易十六治下法国海军再次跳出来挑战英国的霸权,而且成功突破了英国的封锁,援救了正在叛乱的英属北美殖民地。

法国大革命给了英国短暂的喘息之机,但随后又是拿破仑战争。特拉法加海战如果法国战胜,不过是拿破仑一系列辉煌里的一环,但如果英国战败可能就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英国就是这样踉踉跄跄走过了独霸海洋的三百年里的大部分日子。不过随着特拉法加海战的胜利和之后拿破仑的最终灭亡,1814年英国终于赢得了毫无争议的海上霸权。《第一次巴黎和约》以及根据合约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宣布,所有涉及海外事务和殖民地事务的问题都不在维也纳会议的讨论范围之内,这意味着与会的法、俄、普、奥四强、以及参与维也纳会议的欧洲其他国家都承认了英国有权自由处置欧洲之外的所有问题——英国真正被承认了海洋霸主的地位。

但这种霸权又受到了技术进步的挑战。英国人千方百计地建立世界帝国和海上霸权,在全世界部署了海军基地和港口,但蒸汽时代来临了。相比几乎是零成本航行的风帆战舰,蒸汽动力的出现固然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升级换代的成本对每个国家来说却各有不同:对法国来说,它只拥有少数几处殖民地,只需在这些地方建加煤站、改造军港就可以完成海军的升级换代;而英国则要对遍及世界的各个港口进行这样的改造,并且为军舰储备燃料才能完成升级。所以虽然蒸汽船的技术英国掌握的比法国早,但英国却根本不愿意进行改造升级,直到法国再次行动起来,才不得不起来跟进。

但法国的挑战更多的是一种捣蛋鬼式的挑战,法国人在十九世纪里以实验各种独门海军技术为乐,主要目的就是让英国人难受。所以直到1880年代英国还可以骄傲地宣称英国海军的力量可以同时战胜当时的世界第二第三海军强国。但是英国人真正的挑战者在1890年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德皇威廉二世赶走了对海军不闻不问的宰相俾斯麦,以一种偏执的热情推动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建设。虽然在这个问题上威廉皇帝保持着他传统的缺乏条理的行事风格,但皇帝的粗枝大叶刚好给了强势的海军大臣提尔皮茨以大力扩张德国海军的机会。

对德国的强势挑衅,英国最初不为所动,后来则以一种十足的帝国主义姿态加以回答,那就是英德海军军备竞赛。时任海军大臣的温斯顿·邱吉尔爵士宣布“德国人每造一艘无畏舰,英国就造两艘!”如此大手笔的军备竞赛虽然最终以1913年英国战胜德国而告终。但英国到二十世纪初,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无力维持过去的“两强标准”。

换而言之,在英国独霸海洋的三个世纪里,英国人几乎没有一天是没有挑战者的,真正可以无争议统治的时间——其实也只有1814年《第一次巴黎和约》到1914年德国在英德海军军备竞赛中落败——这一百年而已。

但即使是在这一百年间,尤其是前半部分即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到1870年德意志帝国建立,欧洲大陆上风云变幻的半个多世纪里,英国又干了什么呢?英国人没有干预法国在亚平宁半岛上发动的意大利统一战争;也没有干预俾斯麦发动的丹麦战争;对之后的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也是如此;英国人唯一一次起来行动,是为了捍卫奥斯曼帝国而对俄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英国不能坐视俄国夺取君士坦丁堡,却可以坐视普鲁士军队夺取法兰克福。很多说英国是人离岸控制的大师,但这个离岸控制的大师却坐视1815年卡斯尔雷爵士设计的维也纳体系分崩离析。

甚至在英国海上霸权顶峰的1814年,在处理1812年以来就在与英国进行“第二独立战争”的美国时,表现出来的依然是一种惊人的忍让与温和。在战胜拿破仑之后,英国人宁可把胜利的军队解散、给军官发半薪,也不愿意用强大的海军舰队把这些军队送到美洲大陆,去征服那个主动对英国发动战争的“好斗的年轻共和国”,反而在不割地不赔款的条件下和美国签署了《根特和约》。英国人真的如此爱好和平吗?还是另有原因呢?这关系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作为英国“海外帝国”真正主体的殖民地,到底有什么价值?

殖民地的价值

英国人在海外殖民的道路上其实起步比较晚,相比在新大陆建立了广阔帝国的第一代日不落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还有在香料群岛取得了广阔领土的海上马车夫荷兰,英国的殖民地其实既少又差。别看英国夺取了广阔的北美土地,但事实上英国人只夺取了海岸线。英国殖民者在海岸登陆,沿着河流向上游拓展,一旦遇到瀑布,英国就止步不前了,因为北美大陆首先只能从事农业,农产品的运输依赖于船只,如果越过瀑布继续前进,即使开垦了土地也无法用船运到海上,而且殖民地的农作物并不能赚钱,唯一的例外是白糖,可北美的气候又不适合种甘蔗。

英国真正赚钱的殖民地是加勒比海上的“糖岛”,通过奴隶劳动的种植园和同样血腥的制糖厂,英国殖民者和政府都发了大财。其次是印度,英国很早就在印度建立了据点并不断扩张,1761年英国在七年战争中打败法国,攻下了法属印度的重要据点本地治里(Pondicherry),确立了英国在印度的霸权。但事实上,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人还从法国人手里夺取了一系列领土,比如法属加拿大,即今天的魁北克地区;以及法国在加勒比海上的岛屿,这些岛屿和英属加勒比的糖岛一样遍布甘蔗种植园,用黑人奴隶耕种和制糖。

在这场战争结束后的谈判中,英国给了法国一个选择的机会,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当时人眼中殖民地价值的良好标本。英国代表让法国人选择是要法属加拿大、还是要加勒比海的糖岛,而法国人纠结再三还是要了糖岛。有趣的是《巴黎和约》签订之后,遭到了英国议会的猛烈抨击,议员认为应该把魁北克还给法国,而不是糖岛,也就是说在英国议员眼中糖岛也比魁北克更有价值。

再比如1664年英国人占领了荷兰人在曼哈顿岛上的据点“新阿姆斯特丹”,随即引起英国和荷兰在1665年的战争。这场战争实际上荷兰是压着英国在打,但当1667年英国和荷兰缔结《布雷达合约》时,荷兰人却把哈德逊河流域和曼哈顿岛都作为安抚补偿留给了英国,只要了英国人在东印度的岛屿,以及强迫英国修改对荷兰不公平的《航海条例》。由此可见今天楼价世界最高的曼哈顿岛,在1667年的荷兰人眼中价值还不如英属东印度的岛屿。

大打折扣的“日不落帝国”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历史爱好者,毫无疑问会被英国极盛时期地图的广阔所震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非洲、皇冠上的明珠印度、再加上形形色色的殖民地,构成了一个空前广阔的海外世界帝国。但如果我们用一个十九世纪的人的眼光去审视那时的大英帝国,很可能会看到一个大打折扣的“日不落帝国”。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蒸汽轮船普及前,殖民地和远洋贸易能带给母国的利益其实并不多。真正能够卖到欧洲的殖民地商品就是白糖、木材、粮食、茶叶、瓷器这些东西。随着萨克森人找到了高岭土,自己能够生产瓷器之后,瓷器的利润也受到了相当的打击。除此以外,殖民地商品中的粮食直接冲击了英国地主的利益,所以英国在很长时间里立法限制进口殖民地粮食,这就是《谷物法》,反《谷物法》的斗争在十九世纪上半叶是英国民众运动的一个重要主题。而茶叶贸易的源头在很长时间里又把持在自由王国般的东印度公司手中,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瓷器,但中国商人对英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无论是武器、机器还是钢铁都不感兴趣,所以东印度公司就只能依靠鸦片来平衡收支。英国众多海外殖民地里真正盈利的,一个是英国直接插手统治的印度、一个是前文提到的糖岛。英国的白糖曾经是欧洲各国甜菜制糖业的死敌,也是拿破仑大陆封锁令的主要对象。

在大英帝国独霸海洋的十九世纪,至少有半个世纪殖民地并没有太多直接的好处,殖民地作为原料产地、销售市场的角色都受到航海技术的限制。而一旦轮船被发明,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殖民地生产的粮食和肉类又直接冲击掌握着英国权力的地主阶级的利益。而且为了让这些殖民地商品能够被运到海边,英国又必须投入巨大的资本修建铁路。整个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力量几乎都被这样的工程奇迹所消耗了:印度大铁路、南北纵贯非洲的开罗-开普敦铁路、东西横穿北美洲的加拿大大铁路,都消耗了很多本来可以被投入到英国本土进行工业进步和基础设施改造的资本。

英国虽然在整个十九世纪里掌握了巨大的海外帝国,但这些领土对英国本土带来的好处相当有限,因此英国才对那些缺乏利润的殖民地采取了怂恿独立的态度。也只有从这个前提出发,才能理解为什么1814年底,英国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却宁可把军队解散也不去进攻正与自己处于战争状态的美国。1867年处于巅峰时期的英国却成立了加拿大联邦,让加拿大人组织责任政府。布尔战争在任何人眼中都是庞然大物英国踩死爬虫般的布尔人共和国,但是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却允许两个被征服的布尔人共和国与两个英国殖民地开普敦和纳塔尔作为南非联邦、成为“自治领”,在布尔战争里率军与英国作战的布尔人将军则随后凭借选举成为南非总理。

因为殖民地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所以1814年的欧洲列强才会承认英国自由行动的权力,当时代变迁,殖民地真正表现出自己价值的时候,英国的竞争对手也就出现了。

“就事论事”与帝国落幕

在陆地上,俄国和英国有漫长的国界线,双方在印度、波斯、阿富汗都有直接的矛盾。在非洲,法国和英国展开了疯狂的殖民竞赛,甚至一度到了战争的边缘。虽然英国人一再宣称英国夺取了非洲四条主要淡水河里的三条,但法国人却重申自己从面积上看,夺取了非洲最大的一块。新生的德意志帝国虽然没有具体的殖民计划,但却因为自己殖民地的稀少而忿忿不平,因此不惜花费巨资建造一支与自己贸易水平和海外领地完全不相称的舰队来挑战英国。当凭借日新月异的工业进步而稳坐第一工业强国的美国也投入到这场帝国主义游戏当中时,一方面要在殖民地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又要为了维护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而变得越来越诱人的殖民地的安全,维持一支足以震慑所有竞争对手的“两强海军”,还要维持与殖民地的规模、人口相匹配的陆军,英国就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开发殖民地花费了巨大的资本,延误了本国的工业进步。殖民地开发有了一定进展之后,因为殖民地价值的上升,英国又被拖进全世界的军备竞赛,在陆地面对俄国和法国的挑战,在海上面对美国、德国的挑战,被迫花费巨资来维持庞大的海军舰队和殖民地陆军。

所有这些沉重的负担揭示了为什么英国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普遍的工业进步里显得后劲不足,甚至被很多国家后来居上。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在1815年到1890年之间,近代欧洲的好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表现得惊人的麻木不仁。1864年的丹麦战争,英国人对丹麦原本有着良好的关系,当时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是英国王太子的岳父,但英国却坐视普奥两国欺负弱小的丹麦。1866年的普奥战争之后,连法国和俄国都想要行动起来加以干预,英国却对德意志的统一熟视无睹。一直到1867年法国想要夺取卢森堡时,英国才勉为其难地行动起来捍卫卢森堡的中立地位,但1914年英国外交大臣却又对德国入侵卢森堡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

根本原因就在于英国在十九世纪里背上了过于沉重的负担,这种负担让它逐渐从第一工业大国的宝座上跌落,却又无力改变,只能转而依赖国际贸易和金融业来维持自己的强国形象。但是当英国变成工业、贸易、金融三驾马车维持的时候,它就成了列强中最依赖稳定的国际局势和金融汇兑市场的大国,它在外交上的自由活动空间就越变越小了。爱德华·格雷爵士曾经说过,英国外交部在整个十九世纪里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相反采取的是所谓“就事论事”的态度。这当中固然有对英国强大国力的炫耀,其实也折射了英国软弱无力的无奈。

进入二十世纪,英国的强大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国际社会的稳定,但整个二十世纪最缺的就是和平与稳定。连续的两次世界大战和1920年代的大萧条,让大英帝国的整个体制土崩瓦解,英国在十九世纪末的那种半真半假的强大和辉煌,也就因此而远去了。

(作者著作《皇帝圆舞曲:从启蒙到日落的欧洲》,近期由东方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