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公募基金的规模已经接近2.5万亿,基金持有人3000多万,但是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人才却在持续大量流失,公募基金还可以信赖吗?“大而不强”会是它最终的宿命,制度设计的缺陷正凸显弊端,是时候检讨与反思了。
当李旭利们出走之后
李旭利

    李旭利在一次畅谈理想与生活的对话中表示,一个从业者从25岁到55岁能看到三个经济循环周期。第一个10年的循环还太年轻,没有资本和实力去竞争;第三个循环周期时人已经老了,丧失了竞争力;能抓到的就是第二个循环,“喜欢挑战的基金经理就做私募和对冲基金”。今年34岁的他,恰好在其第二个经济循环周期的时间点上做出了人生的抉择。

 □ 李旭利出走的启示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今,从肖华、梁文涛、江晖、吕俊到何震、王宏远、李旭利等,离开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超过20位,而其中多数为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这意味着,三分之一基金公司的核心投资决策力量发生过变动。

      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们昔日都是基金公司招揽客户的 “黄金招牌”,也是中国基金业能够大发展的绝对中坚力量。但是目前,“明星基金经理制”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全文]

 

公募VS私募

  □ 公募和私募的竞赛

  

    私募完胜公募熊市竞赛结果出炉:08年熊市,私募再显优势。在公募基金冠军亏损32.82%之际,73只存续期超过1年的阳光私募基金全部 “跑赢”大盘,7只私募实现正收益。[全文

 

   激进操作 公募基金“坐庄”之风再起:最近半年,公募基金交易行为十分激进,持股达到规定上限的例子非常多,而这也是基金重仓股表现明显强于大盘的主要原因[全文]

 

    熊市中私募战胜公募的三大原因:公募基金只能投资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三类产品,难以规避单一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而私募基金则在公募基金的基础上增加了期货、基金等投资,丰富的产品标的增强了产品收益的稳定性。[全文]

 

 

  □ 公转私的明星基金经理

 

江晖:07年5月,江晖毅然从工银瑞信辞职投身私募行列。此后其团队在深圳成立了深圳星石投资顾问有限公司。07年7月30日,江晖联手深国投发行的第一只信托私募基金正式成立。08年以来,江晖旗下的“星石系”私募基金成为表现最好的信托私募。江晖也成为管理开发式信托私募基金数量最多的私募经理。

 

吕俊:2002年至2004年初先后担任基金金盛和国泰金鹰增长开放式基金的基金经理。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任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并兼任上投摩根中国优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07年8月,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证实,该公司投资总监吕俊已向公司辞职。据悉,他可能会加入一家私募基金。

 

何震:2002年8月加入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后任广发稳健增长基金经理和广发策略优选基金经理。08年初辞职后前往上海发展私募,并成立上海汇利资产管理公司,担任总经理、投资总监。

 

 

王宏远 :1998年加入南方基金,先后担任投资总监、总经理助理等职务,08年4月份升任副总经理。09年4月20日,南方基金公告显示,他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申请。据媒体报道,王宏远或将投身海内外私募基金或对冲基金,其投资总监的职务将由具有华尔街背景的邱国鹭接任。

 

 

  □ 公募的坚守者

 

   杜峻:走进去,走出来古语讲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10年前,不到30岁的他成为国内第一只规范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10年后,38岁,正是事业高峰期,当年的老朋友有人离开、有人转投私募创业,他却依然钟情于公募基金事业。 [全文]

 

   孤独王亚伟:“如果多数人都选择离开,现在王亚伟才是少数派。”一位转投私募的基金经理称。“王亚伟为什么不离开”、“奇怪的王亚伟”反成为这些选择离开的基金经理们感兴趣的话题[全文]

 

● 中国基金业的崛起

  早在1992年,中国就有了第一只基金。但真正中国基金业的起点却是在1997年。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获得国务院批准。1998年3月,基金金泰、基金开元的设立,揭开了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序幕,与此对应,1998年到1999年期间,国内基金业第一批基金管理公司诞生。

 

● 公募和私募的区别

  

   公募基金是受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基金通过证监会审核后,会在银行网点、证券公司网点、以及各种基金营销机构进行销售。公募基金可以公开做广告来募集资金,并且对面向的受众没有特定要求,因此相对进入的门槛低,规模也比较容易做大。且公募基金运作上更规范透明,业绩每周每月都会公布,并可以依照基金法,得到法律和监管部门的保护,是一种相对平稳的投资方式。


   相对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在上述的特点中就要逊色一些,它没有公开审计和披露,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并只面向特定人群,进入门槛高,规模小。且私募目前在国内并不合法,因此一般都以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身份存在,但操作方法比公募简单,运作灵活、隐蔽性强,由此带来的是高收益、高回报。

 

   此外,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私募基金不受基金法的保护,只受民法、合同法等基本的经济民事法保护。并且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的,有证券发行方式上的差异,即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

 
● 往期回顾

王牌基金经理”李旭利又作别

    王亚伟坚守“公募孤独”

 

□  私募“嬗变”:当券商

    公募两股势力加盟后

 

□  石波 —个名牌公募的私募“新经”

 

   公募再失“明星”

     李学文辞别景顺长城

 

□   激进操作

     公募基金“坐庄”之风再起

 

   监管层“证伪”华夏基金

 

   首个公募激励计划问世

     210万“解决”老鼠仓与出走潮


   私募基金七成亏损 表现优于公募

   私募基金与中国经济黄金10年

  发表评论(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 会员名:   会员登陆
  验证码 看不清,请刷新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6-10-6420 9024 传真:86-10-6420 8996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6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