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月:宏观渐好 微观走弱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孙健芳 春节之后,各类先行宏观指标都在修复,虽然外贸数据下滑,但固定资产投资迅速补上,消费者物价指数由正转负,但通货紧缩的风险在降低。 虽然先行的宏观经济指标在修复,但与微观实体相关的数据还在继续走差,2月之后,中国宏观经济将迈入“宏观向好,微观走差”的阶段。 外贸向下投资补上
3月11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月份进出口数据,2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24.9%。“数据远弱于预期且创下有史以来最大降幅。”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在报告中指出。 “鉴于全球经济严重下滑并且人民币相对多数外币升值,我们预期中国的出口在2009年将面临一股猛烈的逆风。”孙明春在报告中指出。 虽然外贸数据下滑,但孙明春却坚持,2009年 GDP增长将达到8.0%,而且面临上行可能。 原因是投资数据出现了强劲反弹,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5%。 对于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争议较大,很多经济学家表示,不管是从房地产投资还是从贸易品部门的投资来看,均应会出现下降。 “去年11月,我提出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在24%以上,但几乎所有与我交谈的人士都觉得是天方夜谭。”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回忆。 但谁都无法预测中国政策部门的快速行动。 “我们原本预计政府投资要在冬季过后才能全面展开,目前看来,这种判断过于保守。”孙明春指出。 未来,这种投资强劲反弹趋势会延续下去。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5.4%;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87.5%,这么高的新开工项目未来都会成为施工项目。”潘向东指出,“鉴于政府4万亿投资计划的大部分将在今年下半年发挥作用,未来几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应该会进一步攀升。” CPI告负 但通缩风险降低
3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降4.5%,基本符合专家的预期。这是6年以来(自2003年以来)CPI首次同比为负值,也是近年来首次出现CPI和PPI同时告负的现象。 CPI的同比数据为负,通货紧缩说法再次喧嚣尘上,但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不用担心。 首先,翘尾因素仍是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去年2月份CPI达到8.7%的多年新高,翘尾因素贡献了-2.48%,而这个因素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削弱。 另一方面,衡量通缩更客观的标准是环比数据,只有当物价指数连续6个月出现负增长,才可能认为是通货紧缩,“考虑到春节因素,把1-2月份结合在一起分析,不难得出,物价已经出现了环比上升。”潘向东说。 未来,中国CPI继续走低的可能性也不大。 一方面,随着全球大量投放货币刺激经济,未来全球经济体将有望企稳,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反弹向上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国内农产品价格和今年会进一步理顺水电煤气等居住类价格预期,也会带来相应价格反弹。 “所以,我觉得今年CPI有望全年维持在1%左右,全年呈现‘U’形走势。”潘向东表示。而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则一直坚持,中国8月将会率先走出通缩。 宏观向好 微观渐差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被认为是判断经济状况的信号之一,如果此数据超过50,代表经济开始扩张,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此指标就在不断反弹,2月份此数据达到49。 发电量数据也在向好,今年前两个月的累计数据显示,虽然用电量依旧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明显减缓。 钢铁行业的生产能力正在恢复,2009年3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从抽样调查看,钢铁能力已恢复90%,2月份的粗钢日产量比1月份的日产量增长7.9%。 房地产也开始回暖,2月25日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近八成城市成交保持回升趋势,32个城市中仅有7个城市成交环比下滑,部分城市开始出现投资性购房。 虽然先行宏观指标向好,但微观主体数据仍在继续走差。 除了进出口依旧“寒冷”外,2009年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3.8%。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07年6月达到19.4%高点后一直在快速回落。 国金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王晓辉认为,由于工业增加值同GDP的表现相当吻合,这预示着一季度GDP增速很可能低于去年四季度。 由于1-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的下降同出口和零售增速的下降有关,其背后传导链是:内外需深幅下降导致销量下滑-企业恐慌性削减存货-工业品价格快速下跌-产量下降-工业企业利润出现负增长。 “目前情况是,存货消化容易,但过剩的产能消化需要很长时间。”3月11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李旭利分析,他预期,只要有大量过剩的产能存在,制造业利润就很难上升,中国经济可能步入无利润增长阶段。 |
|
| ||||
|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 |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6-10-6420 9024 传真:86-10-6420 8996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6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