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的心思
廖杰华 李保华
08:39
2010-06-28
订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廖杰华 李保华 再过百余天,富士康科技集团(下称“富士康”)老板郭台铭将迎来60岁生日。半个月前,郭台铭用半天的时间做出了他这一生中看似最冒险的一个决定:一线作业员的基本月薪从1200元加到2000元。在此五天前,郭台铭刚刚确定把员工的基本月薪从900元提高到1200元。

与加薪引起的外界各种复杂的揣测不同,富士康的加薪在内部没有经过任何论证,被理解成为一个拍脑袋的想法曾遭到一致反对。

兼具虎与狐特性的郭台铭显然有他的良苦用心。“这是一场对客户定价和深圳政府的豪赌”,富士康的高层说,郭台铭真切希望他的加薪策略能搅局中国代工而让其他企业被迫跟进。如果郭台铭成功了,他不仅将改变中国廉价劳工的历史,并且血洗代工业,重画世界代工版图;如果失败了,这位台湾首富损失的也将是两年的百亿人民币。

郭台铭在用百亿加薪挑战的中国代工甚至是中国制造的同时,富士康正开始从“失望的深圳”悄然大幅撤退。随着深圳事业群的外迁人力大幅减少,深圳加薪的影响对两年后的富士康已经微不足道。富士康要搬迁到的天津、重庆、河南等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均大幅低于深圳。

进退之间,加薪的巨额负担被郭台铭化解无形。但其搅局已经初见成效,很多工厂近期已被传染:员工的诉求很简单很直接——要与富士康一样的薪资。

两次涨薪内幕

6月6日是星期天,郭台铭在深圳龙华结束了当天上午的一如既往的会议,下午按照惯例是休息,会上加薪事件只字未提。参会的富士康深圳高管没有想到的是,当天深夜富士康的综合管理部正在连夜加班拟定富士康的二次加薪计划。

第二天,富士康国际(富士康科技集团子公司、香港上市,负责富士康手机业务)公告,把深圳地区一线员工的基本月薪从1200元提到2000元。这一切郭台铭只用了半天时间。

旗下员工连续自杀事件发生之后,郭台铭已将“行宫”从台湾搬到了位于深圳龙华的富士康基地,除了6月8日回台参加股东大会外,郭台铭坐镇龙华已经一月有余,这一个月以来每天干的事就是开会。

开会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做出再次加薪决定前,郭台铭做了三件事,一是亲自拍板,定下投资上亿元被员工称为“天罗地网”的安保工程;二是由富士康的保安和深圳市政府各派两人把守各栋楼顶;另外一件事是在5月29日,富士康进行了人力冻结,停止招聘。

搞定这些防御措施后,从来不甘受制于人的郭台铭开始主动出击。

第一件事是加薪。富士康的第一次加薪是6月1日,当天,富士康宣布全面上调大陆员工薪酬标准,其中作业员从原来每月基本薪资900元上调至1200元,上调幅度在30%以上。

对于此次加薪,外界的解读是针对员工自杀事件的应对之策,但事实并非如此。“第一次涨薪带有作秀的成分,深圳早已确定要在今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富士康也要跟着提,这件事早在年后就开会讨论过,后来被接二连三的跳楼打断”,富士康一高层表示,当时预计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在1150元左右。

第一次涨薪是作秀,第二次涨薪则酝酿着郭台铭的反击。面对富士康将基本薪酬及工资由1200元再度上调为每月2000元,调薪幅度超过66%的二次加薪计划。众高管惊诧并愕然,下巴满地。

对于第二次涨薪缘由,郭台铭并没有给过多解释。在本报获得了一份富士康关于涨薪的说明文件中,郭台铭称,“为体现社会公义、体现对广大劳动者的尊重、强化从制造的富士康、科技的富士康迈向创新的富士康的蜕变,以及凝聚基层员工及线组长的向心力,发挥同仁积极创新精神、增强公司长期经营力,集团秉持体恤同仁的基本休息权。”

“公告说考虑到控股股东鸿海的建议,这个股东实际上就是郭台铭自己。”接近核心管理层的人士告诉记者,第二次既没有经过财务论证,也没有知会管理层,完全是郭台铭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

上述人士说,富士康内部许多核心人士对此次涨薪持反对态度,但在郭台铭的王国里,反对永远是无效的。

隐形对抗

一方面高调进行着大幅调薪,另一方面却酝酿着大规模撤退。第二次加薪后不久,并传出了富士康将大规模撤离深圳的消息。

知情人士证实,富士康撤离的动作非常大,其中手机事业部被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搬迁,目的地是天津,而电脑则搬往重庆和武汉。印度、越南等海外搬迁也在计划之中。

富士康的一位员工表示,公司正在号召他搬往廊坊,他有个同事已经准备去重庆,公司对深圳外迁的员工补贴3000元的安家费。“这种补贴力度是史无前例的,未来两年富士康在深圳将只剩下苹果一个几万人的事业群了”。富士康的一位高层也佐证了富士康在深圳将成为专门代工苹果的基地。

这让许多人怀疑郭台铭的初衷,指责其想在撤离深圳之前先把水搅浑。因为富士康加薪,对他的竞争对手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据富士康的内部人士透露,代工巨头广达在上海的代工厂目前已经有部分员工向富士康在上海的基地跳槽,而部分中小企业更是无法承受这样剧烈上升的成本。

富士康内部人士显然不这么看,上述人士称,原本就准备搬了,只不过加薪加速了搬离,原因是郭台铭对深圳“失望到极点”,而此次跳楼事件再次强化了这种失望。

在涨薪前后,郭台铭可能正经历其一生之中的最大困苦,在富士康的第11例自杀事件之后,郭台铭为工人们增加了紧急心理辅导和发泄室,他对媒体说,自己也需要心理辅导。

郭台铭身上压力有多大只有他自己能说清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员工接二连三的自杀,另一部分则压力来自媒体的不断报道和官方的不断调查。知情人士透露,期间,郭台铭曾向北京相关部门“求救”。

富士康内部人士称,在郭台铭看来,深圳也未能保护、或许根本就不想保护好风波中的富士康。富士康在内地有80万以上员工,而深圳就有40多万。过去多年,富士康产品出口量占深圳外贸出口总数20%以上,每年为深圳创造出超过百亿元的税收。

5月27日,中央部委联合调查组紧急前往深圳,这个调查组的成员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公安部等共200多人。另外,由湖南、河南、湖北、四川等一线员工户籍所在地组成的“关怀团”在此期间也陆续进驻富士康。鼎盛时上述调查人员超过2000人。

多次考察富士康后,深圳官方表示,富士康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有富士康更深层次的内部原因。

郭台铭对此似乎不同意,郭台铭强调,“自己是背了12个十字架”,愿意承担没有管理周全的瑕疵,但公司本身“并没有责任”。郭台铭干脆以进为退计划将中国厂房的宿舍卖给当地政府,由政府管理,富士康再租用。

另一种声音也更是让郭台铭不安。在5月底举行珠三角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一高官直言,富士康要把低端产业链转移到外国或其他地区,把在深圳的规模由40多万人降到10多万人,由此引起的经济和就业问题,深圳正着力引进一家汽车公司。深圳市政府的一位高层近期讲话中也提到类似观点。

知情人士称,郭台铭和深圳政府的纠葛在2006年“比亚迪侵权案”中埋下,为这宗官司推迟退休的郭台铭屡败屡诉。比亚迪的老板王传福是深圳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奖获得者。

郭氏图谋

第二次涨薪落定后,郭台铭曾表示,以前鸿海在拟定薪资结构上,走的是跟随者路线,鸿海决定由从前的“跟随者”转型成为 “破坏性的创新者”,以后的薪水水平希望可以与国际级的企业媲美,让鸿海真正成为一个“愿意付得起高工资的领航者”。

“随着富士康的西进和海外外迁战略,两年后富士康在深圳基本上只剩下一个几万人的苹果事业群,加薪影响两年后对富士康微乎其微。而富士康迁往廊坊等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即使翻倍后也低于深圳,而且占比较大的持续服务奖如何发还没有定论,郭台铭的加薪计划其实用不了一百亿”,富士康的一位中层说。

郭台铭用了不到一百亿的人民币,成功撬动了整个中国制造。深圳富士康加薪66%的举动,已经引起了珠三角乃至制造企业的地震。

上述人士称,由富士康提前一步到位,把基本薪资水平拉升至2000元人民币,成为日后其他台商和内资代工厂比照的标准,富士康短期内虽可能受到人事成本增加的冲击,但是包括客户甚至大陆政府的支持,将成为富士康未来的大利多;而借机淘汰竞争对手,改变游戏规则,与欧美日大厂建立更强大的伙伴关系乃至改变定价能力。

全球第二大代工企业伟创立在珠海的代工厂近期也出现了罢工。富士康二次加薪的第二天,深圳富士康附近的台企美律电子厂1000多名工人因不满加班要求而集体罢工。

事实上,这些员工的诉求很简单很直接:我们要与富士康一样的薪资。但富士康负担得起的薪资,其他厂商则不一定。

富士康发言人刘坤对本报表示,富士康深圳厂区的45万员工中有84%符合调薪要求。按此估算,待2010年10月份加薪落实之后,其深圳厂区每个月增加的员工基本工资支出为4.158亿元,一年将近50亿元。

据称,在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爆发过程中,台湾另一代工巨头,最大的笔记本代工厂商台湾广达集团曾找到苹果,试图从富士康手中抢单,“富士康的报复就是加薪,选择跟进的就拖死你,不跟则让你无人可用”。

据富士康的内部人士透露,广达在上海的代工厂目前已经有部分员工向富士康在上海的基地跳槽,而部分中小企业更是无法承受这样剧烈上升的成本。

实际上,富士康早已想好应对之策。郭台铭更是直接表示打算把富士康撤回台湾,以“无人工厂”的方式运作。与此同时,深圳富士康还打算把厂房逐渐向内地不断迁移。富士康主席陈伟良也表示,集团过去18个月一直在向内陆城市转移,同时,也会向海外比如印度转移,因为那里离客户更近,人力成本更低。

改变代工企业没有定价权的现状是郭台铭一直的心病,他寄希望这次加薪反击能实现。代工企业没有定价权一直是郭台铭这位代工帝国首领的心病。

富士康已开始与海外客户商讨新的产品定价。据称,深圳富士康的十一个事业部的老大们已吩咐下属,跟客户重谈价钱。但是“目前没听到要有谈成的提价结果”。

基于产品的需求更加个性化而需要短时间里完成庞大的代工数量,这是郭台铭将加薪希望能转嫁给客户的底气。有数据显示,在不到60天内苹果售出了200万台iPad,现在等待的队伍已经很长了,如果苹果淘汰富士康,队伍会更长。

创造搅局效应的同时还能绑架客户推动成本转移,这一切也就百亿元的风险,对郭台铭来说,这应该是一桩他退休前最划算的买卖。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