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公司产业 > IT/家电

天壬护卫:缔造“贴身保镖”

  
作者:裴瑜
发布日期:2007-04-11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景:深夜独自回家,夜幕下似乎有人尾随。也许这是错觉,也许是玩笑。但是万一当你到家门口掏出钥匙准备开门,一个身影扑向你,危急时分你该怎么办?

别以为这只是出现在电视剧中的虚构情节。“现在已不是万一的问题,而是万分之三十五的问题”。正在筹建中的天壬护卫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卢中江,曾多年从事与信息和安防相关工作,对此有着相当的敏感度。“据官方统计数字,2003-2006年,连续四年刑事立案均超过450万起,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五倍以上,而且暴力化倾向严重,侵财案件约占85%,每年被害身亡人数达30000人左右,受伤乃至重伤的人数近百万,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而目前警方的破案率,还不到一半”。

罪案频发、警方却无能为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遇侵当事人与警方之间形成了“信息断层”,案件发生瞬间,当事人未能发出及时有效的报警求救信息。

有没有这样一种手机,能在案件发生第一时间就隐秘而迅速地把当时的具体情况和有效信息传达警方,包括案件发生的准确地点、甚至犯罪人员的相貌和声音?——卢中江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贴身保镖”
卢中江和他的团队从2001年开始了与“安防手机”相关技术的研发,先后投、融资近三百万,聘请多位相关专家和教授博士参与技术合作。

几年来年,他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核心技术成果,申请并获得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包括:具有自动报警呼救功能的无线移动通信终端;防止移动通信终端被非法使用的方法和装置;一种具有IC卡读写功能的手持移动无线语音数据通讯机。

卢中江这样描述第一款即将出炉的“安防手机”:它的“一键式”数据自动报警隐蔽、方便、迅速、准确;可以在犯罪嫌疑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仅凭手感在口袋内按下报警按键发出求救信号,即使在被迫将手机交给或与犯罪嫌疑人抢夺手机的过程中也可以发出报警求救信号。报警后锁定报警程序,不断发送位置信息,同时开启“环境侦听”功能,(也就是相当于“监听器”的作用);而且关闭电源或卸掉电池也无法停止报警;在3G网络上可实时传送图像。

独特的密码开机方式,防止手机被盗抢后非法使用,如窥探手机内存信息;这时嫌疑人操作任何功能键都会自动触发报警功能,警方就可以锁定报警位置抓捕嫌犯。这将对盗贼劫匪造成最有力的打击并产生震慑作用。

除了向手机制造商提供专利技术外,天壬护卫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另一主要业务是与之相关的“个人安全护卫服务”。

“也就是搭建安防手机的数据接警网络平台,计划覆盖全国约300个大、中城市”。接收用户发出的安防手机报警信息,经过侦听、判断、过滤后,实时转发“110”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调配警力及时出警。如果用户觉得自身安全可能受到威胁时,即可以向数据接警平台发出“预警”信息,由接警人员进行跟踪侦听,一旦用户真的受到攻击,将会得到及时解救。

安防手机的数据接警网络平台除了负责接警同时,在接到用户报警、确认报警原因后,必要情况下可立即向中国银练授权中心发送当事人银行账户、银行卡监控、冻结请求;为受伤当事人提供医疗抢救的“绿色通道”;对造成重伤或死亡的当事人进行保险赔偿;为所有用户提供“重要信息寄存”服务和其它衍生性服务,如:异地导航、位置查询等。
模式与定位
卢中江这样描述天壬护卫的商业模式:向品牌手机厂商提供终端专用软件、进行专利授权,收取适当的专利费;向用户收取适当的服务费;与网络运营商合作,收入按比例分成;与300个大中城市的公安厅、局合作,建设数据接警网络服务平台;与110指挥中心实时宽带连接。

在公司筹备前期的市场调研分析中,“安防手机”目前的用户定位为中、高收入人群,如政府职员、企业中、高管人员、白领群体(尤其女性)、经常出差的销售、技术人员等。另外,产生一定现金流的微型企业主也是他们服务的重点,比如餐馆、食杂店、专卖店等;还有其它一些“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和“边缘行业”的高危人群。以上这些人群总数超过1亿,占目前手机用户的22%以上。

调查显示,对于这种向社会部分群体而非公众提供的付费服务方式,消费者是可以接受并且是欢迎的,同时无数事实也证明:在关系到个人(包括家庭)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的时候,只要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都是愿意“买单”的,关键是这种服务是否到位和真正有效。

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个人安全护卫”服务市场尚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私人保镖,个人报警器等虽起了一定作用,但最终解决问题仍需要向警方报警,由警方处理。

“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发现能与我们进行实质性竞争的产品和技术。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的安防手机进入市场,个人安全护卫服务推向社会后,肯定会引起效仿和跟进,但是,后来者需要另辟蹊径整合相关资源,必须假以时日,而且我们的技术门槛很高”。卢中江对公司的成立与发展前景保持着相当的自信与乐观,“我们的项目现处于相关资源整合阶段,并已取得实质性成果”。

冲刺阶段
由于项目的复杂性与投入周期较长,天壬护卫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计划融资金额为人民币8000万元(1000万美金);分两次投入,前期2500万人民币,用途主要为软件开发测试、试生产样机、试点服务平台建设等,后18个月内再投入5500万,主要用途是东部沿海十省市的部分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用6年时间使用户数达到4500万。

虽然公司还没有正式成立,但卢中江已经与合作伙伴——移动通讯网络运营商,公安部指挥中心,公安部治安局,刑侦局、信通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指挥中心技术事业部、保险公司及数家手机制造厂商、数字电子地图提供商、以及专用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均进行了至少一轮以上的商谈。“有的合作方只待我们新的法人实体公司组建完成,同时获得信息产业部批准的SP服务提供商资格,就可签署合作协议。核心软件(包括终端和系统两部分)应用需求技术文件已经完成初稿,待与多个领域相关专家和软件系统分析师进行进一步细化和修改、完善,全部核心软件可以在编程人员全部到岗后的六个月内完成1.0版本”。

现在卢中江每天忙碌着,他还要进一步深入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分析,力求精准把握细分市场,给手机制造厂商提供产品档次及价格定位依据;发掘衍生服务及增值应用,使“个人安全护卫”服务市场对用户更具吸引力、认同感和忠诚度。

相关文章
more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