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公司产业 > IT/家电

江苏阳光:投资多晶硅被质疑

  
作者:张延龙
发布日期:2008-08-2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延龙 “现在国内有些人把多晶硅的技术‘神化’了”,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海军说,“如今设备已经基本到位,大部分工程已经结束了,我们正准备做整个系统的调试工作。”

两年前的2006年5月30日,江苏阳光(600220.SH)发布公告称,在宁夏石嘴山市建立多晶硅合作生产项目,但其以纺织业公司的身份进入多晶硅行业一直受到外界质疑。

看好未来

“未来5-10年内多晶硅都是紧缺的,市场不会是问题,”李海军显得自信满满,“江苏的海润科技已经跟我们签订了明年的供货合同,他们也是想承包,想赚钱。”

今年8月,江苏阳光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公司于7月21日同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多晶硅供需合同,宁夏阳光自2009年1月-12月全年供应海润科技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1000-1200吨,按现行市场价格,1000吨多晶硅约为27亿元,合同市场价按实际供货时市场价格为依据。

相关设备进口自德国和美国,“设备已经到了9成,大部分已经装起来了,不管谁说我们干与不干,都可以到现场看一看。”李海军说。宁夏阳光硅业同时向国外购买了软件技术包。

李海军说,现在技术团队的问题也已经基本解决,包括外聘人员和培训的新员工。外聘人员主要来自宁夏905厂,“其中有10个高工,他们玩德国设备都有10多年的经验了。”宁夏905厂即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也是上市公司东方钽业(000962.SZ)的发起人,李海军本人此前即东方钽业科技开发部部长。

此外,宁夏阳光硅业还投入1800万元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培训,培训所在地是四川新光硅业。“国内对这个行业还是缺乏了解,把多晶硅人为‘神化’了,我们去新光硅业学习,发现生产工艺其实很简单,里面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都是中学里的东西,现在项目在技术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难的是系统的整合和控制。”李海军说。

遭受质疑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几年内,全球太阳能产业将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而2007年中国能够提供多晶硅产品的厂家总共只有4家。许多企业看到这一点,争相上马多晶硅项目,但技术控制方面一直被外界所担心。

2007年初,新光硅业在实现多晶硅项目投产之际,信心百倍——“2007年达到设计产能的90%,2008年达到1260吨的年设计产能”,而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新光硅业连设计产能的20%都还没有达到。如今的说法是 “2008年计划将更加接近1260吨的设计产量目标”。

李海军说,其实很早就已经对多晶硅行业感兴趣,但考虑到这是一个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东方钽业来投入可能资金上有问题,所以交给市政府来招商,然后就把江苏阳光给招来了。

公开资料显示,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由江苏阳光、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和宁夏电力投资集团三家分别按65%、25%和10%的比例出资设立,项目总投资40亿元,预计年产能达到4500吨,注册资本3.6亿元,“现在项目实际发生的投资大约是7.8亿元,已经超出注册资本的资金由江苏阳光投入。”李海军说。

然而,江苏阳光的介入却被一再质疑,“上市公司实际投入到多晶硅项目的资金不多,就3亿多。”财务专家夏草说。与此对应的是“江苏阳光20亿资金去向不明”,这两者被外界联系起来,被认为“江苏阳光自炒上市公司股票,借多晶硅项目炒作股价”。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