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公司产业 > IT/家电

携号转网试水非对称管制 电信失衡局面或改善

  
作者:张婷
发布日期:2008-09-12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张婷 津、深两地将于10月开始试行携号转网,根据工信部下发的相关政策,如果试行良好,携号转网将于明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据透露,在天津、深圳两地的携号转网试行工作中,将实施“非对称管制”措施,即中国移动用户可携带号码转至其他运营商处,而其他运营商用户则无法携号转网至中国移动,“未来甚至会出台更多非对称管制措施以改善目前的竞争格局。”

在进行非对称管制的状况下,携号转网可能在津、深两地实施之后进行大面积推广的预期下,市场对中国移动的后市比较悲观。而政府承诺的非对称管制政策究竟有多大力度,对各大运营商的品牌及盈利将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增加了电信市场不确定性。

“非对称管制”将改善竞争失衡局面

据接近工信部人士的说法称,工信部此次在津、深两地试点携号转网已经酝酿已久,相关规则还在细化之中,不排除在10月份再次进行调整,但通过非对称管制措施改善目前竞争失衡局面的思路不会变,“届时,或许有更多非对称管制措施出台”。

即将并入中国联通的中国网通CEO左迅生也透露,相信有关政策会陆续出台,其中包括可携号转网、互联互通、漫游费等。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也称政策详细情况仍在讨论当中,监管部门会分阶段推出针对电信行业的非对称政策。

业界分析认为,新一轮电信重组带来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加剧,尤其是非对称管制措施的出台,将影响中移动未来的经营状况。但也有不少投行却认为,业界对中移动前景的分析过于悲观,手握当前移动用户70%的市场份额,中移动2至3年间的优势仍然明显。

目前,非对称管制的具体措施主要集中在市场份额限制、单向携号转网、资费限制、网间接续、市场准入等方面,当年中联通刚刚推出移动通信服务之时,就曾获“可低于竞争对手10%定价”的非对称管制政策扶持。业界分析师沈子信认为:“在目前各家资费价格区别日趋不明显的情况下,单向携号转网的效果将更为明显。”

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严平表示,非对称管制措施将减小中移动现有用户的转网成本,削弱其2G号段相对高端的品牌形象,而新电信、新联通将运用全业务运营的优势进行“捆绑”式销售(移动+固定+宽带),这将使中移动在未来中高端用户市场的争夺过程中处于劣势。 

但非对称管制措施是否能在短期内扭转竞争失衡的局面却为业界怀疑。分析师付亮认为,在传统的2G通信时代,移动通信市场的用户规模已经接近饱和,中移动的优势已经难以撼动,而且目前的非对称管制措施只是试行阶段,具体措施也局限在“单向携号转网”一项,其效果将打折扣。  

引发市场忧虑

电信重组后,中国移动将面临两个强劲对手,而政府承诺的非对称管制政策究竟有多大力度,则增加了电信市场不确定性。虽然政府规定TD用户不纳入“号码携带”范围,即157只能转入不能转出,初衷是保护TD发展,但高盛报告称,这种做法反而会影响用户选择TD的积极性。

电信研究院通信研究所所长陶青表示,参考日韩经验,号码携带可能在实施初期加大用户向弱势运营商的转移,但从较长时间看,相当大比例的用户还会出现“回流”现象。

目前,在北京、广东等地,神州行的计费系统是基于智能网的,而全球通与动感地带则采用的是另一个平台,如果要实现携号转套餐,必须将神州行移植到同一个平台上,而这需要与设备商一起对系统进行改造和调试。而依靠其现有的业务平台,要实现套餐互转,需要对每张网络上的每个平台以及计费系统进行改造,而完成这一改造的技术大关是首先必须的。

另外,“携号转套餐”“携号转网”短期内可能会对运营商的品牌及收入带来重大影响。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占中国移动用户数不到1/5的全球通用户,却创造了移动业务总量的近1/3,高端用户的流失是运营商最不能忍受的。再者,运营商之所以推迟全面执行该方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还没有成熟的办法管理预付费用户。现在除了全球通用户是采用了手机实名制的管理方式外,占有移动70%用户数量的神州行用户没有任何管理资料,一旦在携号转套餐中出现逾期不缴费、骗套餐等问题都将影响到运营商的正常运营。

此外,携号转网在带动需求的同时,也势必对运营商的盈利产生一定的影响。现阶段,如果让高端手机用户携号转网,则必然增加TD网络的负担,同时由于移动无法通过这些用户获得丰厚的增值业务收入,可能会直接降低移动的ARPU值,这是移动公司不愿做的事情。而且很多全球通的业务,都无法在TD上使用,让用户携号转网也不现实;全面停止2G网络转向TD也非常不理性,这还会带来极大的浪费。

非对称管制 

所谓非对称管制,就是政府管制部门对处于不同竞争环境下的通信经营者予以区别对待,制定有利于新进入或弱势通信经营者的倾斜政策和法规,以达到防止市场垄断、促进市场竞争的目的。 

1999年,韩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SK电讯收购排行第三的新世纪通信,合并后市场份额达56.9%。当时的韩国政府批准了合并申请,但为防止移动通信市场出现新的垄断,政府要求合并后的SK市场占有率,通过非对称监管如携号转网等措施,到2001年6月底,要降到50%以下。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