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航整合直升机业务 3年推动上市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严凯 两个多月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集团”)与天津市政府曾签署协议决定共同出资组建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直升机公司”)。如今,此事已经尘埃落定。
2009年1月8日,中航集团与天津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关于共同建设中国直升机产业核心聚集基地的合作协议》和《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协议书》,宣布共同组建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集团副总经理李方勇介绍说,新公司注册资本80亿元人民币,中航集团和天津市政府各占69%和31%股份。其中,中航集团主要是以直升机业务资产入注,天津市政府则以现金入注。此外,双方还将各新增40亿元人民币注入新公司。
图谋上市
中航集团成立之前,中国的直升机业务主要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以及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负责研发。“中航集团成立后,就可以整合全行业的资源,加速直升机业务的发展。”李方勇说。
中航直升机公司未来的定位为面向全球,优先满足国内需求。李方勇称,中航直升机公司预计在10年之内达到300—400亿元的市场规模,将在15—20年内占全球直升机市场的15%份额。
为此,中航集团计划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推动直升机业务上市。“现在还没有任何具体计划,但直升机业务肯定会上市。”李方勇如是说。
据悉,中航直升机公司主要从事直升机、螺旋桨、风电产品和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研制开发,具备研制和批量生产多种型号直升机和转包生产各种航空零部件的能力。
在天津,中航直升机公司将重点发展民用直升机,建设中航直升机公司总部、顶层研发中心、直升机总成和客户化中心、销售与服务中心和运营中心。
中航集团现有的直升机业务板块下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和保定螺旋桨厂也将全部进入中航直升机公司。
从2009年开始,中航直升机公司将在天津总装交付直升机。中航直升机总裁王斌透露,2009年中航直升机计划装机2架轻型民用直升机。
李方勇介绍说,新公司将采用研发+总装+销售的运营模式。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能够实现资源的整合;二是直升机业务以前立足内地,发展受到制约,现在落户天津,借着天津的沿海优势,也符合‘两融’战略;三是有利于机制体制的创新。以前直升机业务的发展自我封闭,现在从技术到资本引入完全开放。”李方勇说。
中航集团总经理林左鸣表示, 直升机产业作为国际公认的最具发展潜力、产业链最长、关联度最大的高技术产业,聚集效应、带动效应、引领效应十分突出。中航工业与天津市合作建立直升机产业核心聚集基地,是中航工业实施“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悉,中航直升机公司计划2009年初要在天津完成公司注册,启动总部、研发中心和总成基地的建设,力争在年底开始逐步投入使用。同时,实施资本化运作,重组与直升机相关的业务,建立新的融资平台,为实现整体上市奠定基础。
业务整合提速
中航集团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经国务院批准于2008年11月6日正式成立,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等产业板块。
直升机业务的整合,意味着中航集团的业务整合进一步提速。在签约仪式上,林左鸣表示,落户天津,中航直升机公司力争到2011年建成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中心,哈尔滨、景德镇和保定四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完整直升机产业链。
事实上,中航集团自成立两个多月以来,业务整合不断。早在2008年11月4日,中航集团与珠海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珠海航空产业园,联合打造中国航空工业通用飞机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中航集团还在珠海与上海市政府签订了加强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上海共同投资组建商用航空发动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注册资本将达到60亿元,由中航工业集团相对控股。

- · 联通电信正式开通飞信业务 | 2009-08-12
- · 中煤等11家山西煤企重组整合敲定 | 2009-08-12
- · 银联卡台湾受理业务开通 | 2009-08-11
- · 财政部:部分行业广告及业务宣传费将于税前扣除 | 2009-08-10
- · “一对多”基金专户业务近期推出 | 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