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航:调整燃油套保合约 力争2009年扭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伟勋 面对2008年由于燃油套期保值浮亏和需求锐减导致的大幅亏损,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之一的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601111.SH,0753.HK,简称“国航”)在新的一年将采取各种措施开源节流,力争2009年扭亏为盈。
2008年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让较早开展燃油套期保值业务并曾获利的国航出现巨额浮亏。以2008年12月3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收盘价为44.60美元/桶、12月份均价42.04美元/桶为基础测算,国航2008年12月31日燃油套期保值合约公允价值损失为68亿元,而该公司2007年的净利润为38.81亿元。
国航董事会秘书黄斌2月18日告诉本网,公司日前已经确定,将对现有的燃油套期保值合约进行优化调整,计划在不增加仓位的基础上,对现有的仓位进行干预。不过他没有透露具体的干预方法和预期取得的效果。
此前,国航曾于1月16日发布公告称,面对急剧下降的油价,公司积极对原有合约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后合约的公允价值损失和实际赔付数额得以降低,且降低额度大于所支付的调整支出,整体上减少了损失。
受燃油套保和需求下滑的影响,国航预计2008年将出现大幅亏损,具体数值将在4月17日发布的2008年报中披露。有分析师预测,国航2008年的亏损额约60亿元,创近年来的最高纪录。
黄斌表示,尽管出现亏损,但国航的市场地位较为稳固,公司的负债表较为良好,现金流没有大的风险,以此为基础,国航在2009年有很大机会扭转2008年的状况。
在日前召开的2009年工作会上,国航高层表示,将以积极姿态应对行业严冬,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坚持一个导向,把握两种关系,防范三个风险,打赢七场硬仗,实现盈利目标”。即:坚持以生存为导向,成本和效益优先;把握好规模、速度与需求的关系;防范市场、经营、稳定三个风险;举全公司之力,全力打赢领导力提升、深化SOC(系统运行控制系统)应用、营销创新、完善全流程产品和服务、专业化和产业化战略推进、提升边际收入和优化成本管理七场硬仗,实现能力和效率提升,确保盈利目标实现。

- · 营业部观察日记二:五连阴后散户看股 | 2009-08-11
- · 梁小民:别把“保八”的经念歪了 | 2009-08-10
- · 国航中外运战略合作 或将强化资本纽带 | 2009-08-07
- · 受权重股拖累 大盘再次大跌 | 2009-08-07
- · [专题]上市公司半年报剖析 券商表现最好 | 200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