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澄清“飞行员资质造假”是旧事重提
刘伟勋
2010-09-08 18:48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伟勋 9月8日下午,中国民用航空局(简称“民航局”)打破沉默,首次回应了“飞行员资质造假”的传闻。民航局表示,此事发生在2008年之前并已进行了严肃查处。在近期启动的行业安全大检查工作中,民航局重提旧事,是为了告诫全行业引以为戒。

此前几天,有媒体引述民航局高层在8月26日民航全行业航空安全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称,2008至2009年,民航局曾在民航系统对飞行人员的资质进行全面检查,查出飞行经历不实、甚至飞行经历造假的多达200多人。在这200多人当中,深圳航空有103人,这些人要么是假造经历,要么是虚填经历。

这一消息发布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当时正值8月24日河南航空伊春坠机事件后的敏感时期。河南航空是深圳航空控股51%的关联企业。

民航局高层的讲话内容9月4日被媒体公开后,民航局有关部门在最初几天内未予回应。9月8日下午,该局通过题为《民航局:飞行员资质始终是行业安全监管重点》的新闻通稿,对部分飞行员资历不实事件进行了澄清。这份通稿也发布在民航局官方网站上。

据民航局介绍,2008年4月,民航局发现某航空公司飞行员进入民航之前存在飞行经历不实的问题。为消除安全隐患,民航局立即对所有航空公司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清查行动,对清查行动之前进入民航工作的飞行员飞行经历进行了调查。在相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共查出192名飞行员在进入民航工作之前,存在不同程度的飞行经历不实问题。民航局对被查出问题的飞行员分别采取了吊销飞行执照、补充飞行训练、飞行经历时间折半等强制性措施,经过强制补充训练的飞行员,在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允许上岗。同时,民航局与有关部门一起,进一步完善了飞行员入职民航的相关程序。

据了解,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曾在当时的内部会议上,将飞行员飞行经历造假事件称作民航系统的“三聚氰胺事件”,并称这些资质不实、资质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就是民航的安全定时炸弹。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网,在2008年被查出资历不实的飞行员中,有一部分是航空公司从部队引进的。由于当时民营资本涌入民航业,国内飞行员紧缺,航空公司引进一些部队飞行员时手续不够齐备,例如没有获得军方出具的推荐函;还有一些飞行员在技术档案上填报的飞行经历时间高于实际飞行时间,目的是让自己的履历好看一些,以便在航空公司获得更好的职位和待遇。

上述人士表示,民航局当时发现这些情况后,对民航系统的飞行员进行了排查,飞行经历不实的飞行员被全部停飞,利用将近半年的时间补齐了相关手续,进行了复训和重新考核,基本消除了飞行资历不实的情况。

民航局在新闻通稿中也表示,2008年的清查工作,消除了飞行员因经历不实而造成的安全隐患。清查行动结束之后,民航局坚持把飞行员资质作为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不姑息任何弄虚作假行为,并表示今后如果再发现此类问题,依旧会依法严肃处理。

伊春空难发生后,民航局迅速启动了全行业安全大检查,人员资质是重点检查内容之一。民航局还组成六个工作组,分别由局领导带队到各地区进行督查,截至目前,尚未发现人员资质方面的问题。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