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保金融控股有望借道华闻(1)
1 | 2 |
《投资者报》记者近日独家获悉,中海外和中国人保之间可能达成的最终协议包括:中国人保掌控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闻)55%的股权,中海外则获得20%的股权,大大低于去年3月重组协议中75%的股份安排;中国人保全资子公司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人保投资)以4.77亿元的绝对低价获得了广联(南宁)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联)所持的上海新华闻50%的股权,中泰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泰信托)20%的股权,委托首都机场集团代持的安徽国元信托9%的股权;上海新华闻所持的国元信托44.88%的股权则作为补偿被转给中海外。
这一最终结局安排如果兑现,无疑将助力中国人保的金融控股集团梦想。
“重组中国华闻是我们的一条捷径,如果我们现在重新按照其他保险公司的路径发展金控业务,从时间表上来看显然来不及了,成本上也是不合算的。”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一位高层曾私下对记者如是表示。
根据中国华闻目前的战略重组进展情况看,华闻系由2006年8月上海社保案爆发所引起的一系列危机,似乎可以得到化解,但华闻系也将因此淡出市场。
巨头妥协分权华闻系
6月5日,上海新黄浦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黄浦600638.SH)在停牌三日后宣布,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华闻战略重组自2007年3月以来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期可能会有新的变化。
而这些“新的变化”正是今年4月到6月以来,围绕华闻系最后归属,华闻大股东、中国人保以及中海外三方达成的最终解决方案。持续一年多的上海新华闻之争终于出现转机。
如前文所述,中国人保最终掌控中国华闻55%的股权,华闻大股东的股权持有从94.97%降低至25%,中海外则获得20%的股权,大大低于去年3月重组协议中的75%的股份安排。
这样的结果无疑是各方妥协的产物。大股东终于可以卸下华闻系这一负担了,其实除了王政入狱,还有相关人等被内部处分了。中海外和中国人保则分别处于失意与得意的两极,这次妥协无疑对二者的目前以及将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华闻系诸多资本运作平台也将有着不确定的命运,譬如新黄浦身不由己、前景不明(见C02版《新黄浦身陷华闻重组窘境》);广联在上海新华闻之争中为中国人保冲锋陷阵后却被托管;唯有中泰信托,终于免于被托管。
中国建筑IPO的背后
中海外式微,其原本的打算也落空。
同是6月5日,成立于2007年12月的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筑)120亿股A股发行方案过会(相关报道见C07版)。而这正是中国华闻去年3月的合作协议框架没有实质性进展所逼迫出来的产物。
2007年3月17日,华闻大股东与中海外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海外向中国华闻增资扩股,最终可控股中国华闻达到75%,华闻大股东社则减持至25%。
同年11月15日,中国华闻的临时股东会上通过的增资议案,使得中海外正式接管了中国华闻,但迄今为止,国家工商总局尚未批准其中涉及的股权过户。
一接近中海外的人士当时称,中海外如果能成功重组中国华闻,那么持其100%股权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简称:中国建总)将可以借壳华闻系旗下的新黄浦实现A股整体上市。
但重组的停滞不前,特别是去年11月发生的广联尽职调查风波,使得中国建总开始寻求IPO,舍弃新黄浦这一本可以实现地产和金融合二为一的平台。
因而2007年12月,中国建总发起成立中国建筑,其中持股94%,此外,中国石油、宝钢集团以及中化集团各持2%。中海外副董事长孔庆平兼任了中国建筑的副总经理。
1 | 2 |

- · 华闻系谢幕前后 | 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