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他们让我当CEO(2)
因为没有调配各环节的节奏,几个月后,美工部的人拼命赶进度,而程序部的一帮人却要闲上3个月。最后闹得要江宇介入:让程序部的人去开发一个小型游戏,暂时作为过渡。幸好,游戏很成功,公司还小赚了一笔,结局不算太坏。
不过,这的确让张伯宏很受挫。因为心烦,半夜都睡不着觉,他打开电脑写起博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感觉我老了,老到记不得很多事情。”他开始嘲笑小时候的天真——竟会花费所有的积蓄去换取一些印着各种乱七八糟怪兽的画片。他说那几乎是个极乐世界,不用担心社会的压力,不用养活自己,养活家……
“妈妈,我现在感觉自己根本不是做CEO的料:很多人都在怀疑我,觉得我是孩子,做不成事;我自己也不知如何去协调人际关系……”张伯宏向妈妈嘟囔。久经商场的张母告诉儿子,应该扬长避短,与众不同的想法是优势就要发挥,不会处理交给别人。做不好顶不济再回来,爸妈养你。
于是,张伯宏没有放弃。他开始上些短期的管理课程,也开始跟别人开诚布公地谈。他说大家都是人,都能理解的,不会绝情到你说十遍他还那样。为了套近乎,张伯宏开始跟这帮比他大几岁的哥们探讨起魔兽、剑圣、血魔法师、人族的混战,以使自己融入集体。
像所有的CEO一样,张伯宏也时常给大家讲讲“愿景”。他说这个很重要,而他的阐述方法也很直白、简单。惯常的说法是:如果我们的游戏做成什么什么样,玩家会有什么什么反应,他们有什么什么反应后,游戏就能卖成多少多少钱——到时候你就可以去买什么了。
传奇,人为
与童话、神话相比,传奇是人为的。“18岁CEO”就是一个传奇,参与者不光当事者张伯宏一人。
天实公司的创始人江宇,帮他安排采访、出单曲的人,他的父母都是他身后的忙碌的背景。虽然无法厘清确切的联系,但是今日的张伯宏却也离不开他们的抉择、努力和塑造。
看上去30多岁的唐先生,是张伯宏的私人助理。他帮着打点张伯宏卸任CEO媒体见面会的点点滴滴。唐在清华有份差事。作为青年创业的典范,张伯宏也刚刚接受了清华大学紫荆管理培训中心聘请,担任清华大学青年创业讲师。
“这年头,谁得到了眼球,谁就得到了价值,估计又是一场作秀。”出席媒体会的记者们一边不屑地说着,一边还在擦拭着闪光灯、想着到时候轰炸的问题。他们依然不倦地想从这个20岁的青年人身上挖出些可以炒作的卖点。
天实公司被认为是这场秀的另一受益者。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好几个大型游戏上线,凭着“18岁CEO”的头衔,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忽悠来几十家媒体追捧。这就像两年前,他们聘用他时一样。那天,也专门开了发布会,李想、茅侃侃等都去捧场。李想还现场传授经验说:“一定要尽量拿期权和股份,这些增长潜力比其他要大得多。”茅侃侃则说:“这个圈不比娱乐圈好到哪里,流言蜚语会把你淹死。”
当时,张伯宏很乐观,他说:“社会很浮躁,很多人看新闻会以挑剔的眼光去看,这可以理解。”不停地被媒体曝光,他感觉良好,至今他仍在博客中用了“意气风发”来形容那时的自己。

- · “我们的妈妈为什么要沉默” | 2010-02-09
- · 【见解】论贾君鹏的流行 | 2009-08-19
- · 舐犊情深 | 2009-05-12
- · 谁的背影 | 2008-12-31
- ·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 200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