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资本凶猛
倪壁东
2010-11-29 16:37
订阅

经济观察报 倪壁东/文 中国银行业利润的丰厚,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以四大银行为例,它们在今年上半年一共赚得2559.82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天约赚14亿元。而且这些银行赚的还不是辛苦钱,因为其最大利润来源为利息收入,这说明只要中国老百姓的高储蓄率不变,中国企业在融资方面对银行的依赖性不变,中国政府实施法定利差的政策不变,那么中国的银行业手里拿着的就是金饭碗。 

难怪金融行业有句笑话说:“银行是躺着吃饭,证券是坐着吃饭,保险是跑着吃饭”。这样的生意谁不想做?因此,那些一直在银行业边缘徘徊而不得其门而入的资本其渴望可想而知。资本参股、控股银行的冲动本质上就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能。其逻辑简单,道理明白。 

不过在负责报道汕头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汕商行”)重组事件之后,记者才发觉有些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也不那么容易让人明白。 

汕商行重组的投资团队以7.26亿元的重组成本,撬动汕商行68.82亿的现有债务,以一比十的杠杆比率实施资本的乾坤大挪移,让人咂舌。 

根据手头拿到的一份《南方银行招股说明》,汕商行的68.82亿现有负债中大头部分主要有三部分:财政借款19.69亿元,人民银行再贷款20.84亿元,对公负债21.21亿元。而处置的方式是,财政借款、人民银行再贷款均按10:1债转股,以每股资本金1元算,相当于10元钱还1元,即使按照每股1.25元的发行价算,10元还1.25元的折扣也是惊人的跳楼价;而对公负债则是10块钱还4块,而且还债主要由汕头市政府承担,投资团队主要负责出资3亿现金,补偿汕头市政府处置历史遗留债务资金的不足部分,粗略一算,对公债务打折低至一二折。 

剥开所谓的资本运作大挪移的面具,其背后就是跳楼价加上大甩卖,而且“财政借款”、“ 人行再贷款”、“ 对公负债”,哪个不是公家的钱?汕商行重组,说到底是不是公家买单,纳税人出血,值得深思。不过,借此判定进入汕商行重组的资本方有着吸血本性,在没有其他确凿证据之前,未免是一种武断的猜测。 

所谓重组,你情我愿,市场经济行为,谈得来就合,谈不拢就散。从这个角度看,汕商行开业仅四年就被停业整顿长达十年之久,其中乱象丛生,价值急贬,早已经没有资本和实力重整旗鼓。既然汕商行无力漫天要价,那么就不能怪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各类投资方就地还钱。只是从旁观者看,是否存在着国有资产的流失的问题,值得深思。 

与其他大部分行业相比,中国的银行业对于包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来说相对封闭。银行业日进斗金,入股银行的资本回报翻倍,这样的新闻有点像彩票效应,只让人看到光鲜的中奖者,而看不到那些赔钱的案例。 

因此,请小心,资本凶猛。包括银行业在内的一些国民经济关键行业,目前存在着相对的封闭性和垄断性,那么这些行业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对各类资本开放?这是一个值得争论的话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这些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实行开放,其前提是必须建立一种公平运作的程序、一种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透明的信息披露,自然离不开公众与媒体的参与,而这一点在汕商行重组的采访和信息搜集的过程中,记者感到深深的缺失。 

也请凶猛的资本小心。当缺乏一种公平运作的程序、一种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那么开放给这些资本进入的行业,也许裸露着金矿,能够获得一时的暴利,但是再凶猛的资本,面对其中暗藏的激流险滩,很可能一不小心吃尽苦头,赔本折兵。 

小心!资本凶猛。既是对资本天生逐利本性的一种明智警告,也是对资本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强大的权力面前的一种善意提醒。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