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查内幕交易何时见真章
张勇
2010-12-01 15:34
订阅

经济观察网 张勇/让许多证券从业者倍感焦虑的内幕交易专项检查,在近期如火如荼的展开,然而,这一中国证券史上罕见的高级别、大规模检查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成果,专项检查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或许只有等时间来回答。

1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五部门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在这份意见中,五部门坦言当前打击内幕交易形势严峻。一些案件交易方式多样,查处难度大。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内幕交易更具隐蔽性、复杂性。

实际上,即使在境外成熟资本市场,内幕交易行为也是一直以来从未杜绝也难以防范的一种行为。

一般来说,内幕交易行为是指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利用所知悉的内幕信息,自己进行证券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而内幕信息则是指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

在中国,可能接触内幕信息的人员一般包括上市公司内部人员、证券经营机构及证券监管机构。而据笔者了解,此次专项检查最主要的对象则就是在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的内部。

然而,到目前为止,这次检查中真正的内幕交易违规案例并未出现,这是因为国内内幕交易情况不严重还是检查不到位呢?

在笔者看来,中国内幕交易之多甚至可以用泛滥来形容,无论从违规难易程度还是从违规成本而言,进行内幕交易对于相关人员来说,都普遍到几乎已经正常化的地步。这就跟2005年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之前的券商营业部一样,由于“易如反掌”一般的方便,挪用客户保证金这样的违规行为同样是当时业内普遍存在的事实。

这些情况,英明的证监会领导们不会不知道。因此,至今专项检查尚无结果的原因,当然不会是因为违规情况太少,而是检查还未动真格。

就笔者所了解,到目前为止,监管部门专项检查的动作是“大张旗鼓、明白告知”,监管手段让监管对象心知肚明。虽然也有过突然的检查,但总体上“雷声大、雨点小”,而且各地情况不一。

而相比没动真格的检查,最近一段时间,相关的会议倒是多了不少。

从11月开始,中国证监会驻各省市的派出机构陆续召集辖区所有上市公司董事长和董秘,以电话会议的方式专门讲述了监管层此次内幕交易专项检查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提醒各上市公司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堵住可能出现问题的漏洞。

而在基金公司方面,上海、深圳等地的证监局也同样多次召集辖区的基金公司老总开会,会议的主题也是内幕交易专项检查的内容。据笔者了解,在专项检查开始之后,多数基金公司合规部门也在内部进行培训,告诉员工监管机构的主要手段有哪些,网络聊天工具、手机短信、公司电话都是被检查的主要对象。

或许监管部门也用不着低调到像“鬼子进村前的打枪的不要”,但检查前的高调行为,似乎“吓唬”的成分多过真正的处罚。而或许不久之后,我们会看到几个被查出来的个案,而且可以肯定的说会有几个被杀的“鸡”,但笔者希望的是见到对更多的“猴子”进行查处的“真章”。

而如果从更高的角度上来说,事后的检查不如从制度层面来防范。

始于2005年的券商综合治理,就是在制度变革的前提下进行的整治,最后的效果十分明显。而对于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虽然二者对象不同,前者对企业,后者对个人,但本质上都需要在制度的保障下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事实上,国外从业人员只要报备,投资证券是被允许的。同时,相关人员的激励机制也较为到位。而国内采取只堵不疏的方法,要取得好的效果恐怕不易。其实,证监会某高级官员就在不久前的一个内部会议上指出,应该开始考虑从业人员的利益分配问题,并从这个角度来防范内幕交易的发生。

因此,如果有一天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的检查动了真格,也不妨在制度上见点儿真章。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