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或促商品价格再涨
崔小龙
2010-11-09 14:24
订阅

经济观察网 崔小龙/文  目前全球都弥漫在"量化宽松"的金融氛围中,在美国日本量化宽松欲罢不能,欧美紧缩政策难以推行的背景下,中国区域性、行业性调控力度日益加大,短期看来,市场势必在海外量化刺激与国内惠民调控两大基本面之间纠结。 

然而长期看来,由于外围市场影响过大,全球量化宽松的局面是当前最根本的基本面,大宗商品通过短期的震荡、甚至回调蓄势后,或将出现一波强劲的上涨,而且量化宽松的政策预期还在不断放大商品市场的上涨空间。 

美日量化欲罢不能  欧盟紧缩凤毛麟角 

美国中期选举的落幕增大了美联储的印钞速度,美国政府的真实用意无非是想在有限的全球经济中,争取更大的份额来加快经济的复苏进程,而面对目前的金融市场,日韩等国俨然无力回天,汇市干预也好,资本管制也罢,只是在全球经济遥遥无期的复苏进程中寻求自保,同时仍处债务深渊的欧盟蓄势待发,对于流动性的大肆泛滥决然不会置若罔闻,而且欧元、英镑的大幅升值也从不同角度缩小了紧缩政策的空间和时间。

非农数据的短期炒作倾向颇浓,毫无疑问,奥巴马政府的“惠民”改革将在任期内遭到新一轮的冲击,但市场千呼万唤的“共和鸽派”政策同样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日本、欧洲宽松政策也将面临重重压力,国际纷繁复杂的金融环境需要新的货币政策主线来引导和规范,期货市场也需要新的游戏规则来化解理不顺的“惆怅”。 
海外经济世风日下  国内政策“游刃有余” 

在缺乏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背景下,虽然经济增长的普世之光沐浴着新兴国家茁壮成长,但海外不道德的量化宽松却怂恿着输入型通胀不断侵蚀新兴经济体的耀眼光环,由于实体经济缺乏的新增长点,身处世风日下的经济大环境,新兴国家的苦苦抗衡无外乎于出台加息等“资敌”政策,抑通胀等“惠民”政策力不从心,落入“华尔街”圈套的概率较大,结局便是紧缩政策的端倪渐渐拉开经济“滞涨”的序幕。 

然而,在资本市场未完全开放的中国,政策运行的空间较大,国内经济的稳健运行更得益于中央政府行之有效的政策调控(“十二五”规划):首先,保持对“热钱”的高压打击态势;其次,加大对金融、地产、税收等政策调控力度;再次,稳定物价,节能减排,有效降低重要矿种对外依存度。

由此可见国内调控政策围绕在“包容性增长”的前提下,将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金走向,推动经济向更健康、更稳健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能有效抨击海外“量化宽松”带来的不良冲击,保证平抑物价等惠民政策的有效实施,避免国内经济泡沫的过度扩张。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国际经济秩序的极度不完善,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需要一种新的规则来重新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国内更需要二次厘定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二元稳定坐标”,但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较长的时间内,美元霸权仍然控制市场,游戏规则朝令夕改,“美国式”衰退输出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国内区域性、行业性调控力度日益加大,短期内市场势必在海外量化刺激与国内惠民调控两大基本面之间纠结,商品、股市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来消化利空与利好相互角逐的复杂基本面,10月份CPI破4概率较大,国内市场需要也必须给中央政策一个短期的台阶,但长期来看,“中国效应”难以持续(外围市场过于强大),大宗商品通过短期的震荡、甚至回调蓄势后,或将出现一波强劲的上涨,因为量化宽松的局面是当前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基本面,而且量化宽松的政策预期还在不断放大商品市场的上涨空间。 (作者系民生期货首席宏观分析师 )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