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张琪/文 当美国城市波士顿一个地铁站发生炸弹袭击时,Kaspa金融服务公司的CEO Gerald Smarten正像往日一样主持每周二早上的高层例会。公司所在的大楼正对着马萨诸塞湾和地铁口所在的大街。沉闷的一声轰隆过后,浓烟从波士顿古老的南站冒出来,此时正是上班高峰时间,瞬间,交通停滞下来,人们涌向街道。很快地,Smarten从冲进来的安全主管那里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一个艰难的决策需要在几分钟之内作出:是否同意该市警察部门的请求,将公司的一楼大厅和咖啡间作为临时的急救中心存放伤员和尸体。
人力资源主管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通知各个部门清点了人数;首席投资官也从电话中确认华尔街开盘前价格正大幅跳水——市场的反应要比媒体迅速得多,并建议尽快把业务转移到纽约和芝加哥的办公室。Smarten点头同意,这样的决定对于久经沙场的他来说非常容易。此前,他们已经演练过多次,一旦华尔街遭到恐怖袭击,他们完全有能力不影响正常的业务。但是,他们从没有遇到过将一层楼用来存放伤员和尸体的情形。
从道德角度出发,他们没有理由拒绝提供援助,何况公司员工中也有可能有受害者。但是,如果答应提供临时救难场所,实际是征用公司财产做与业务无关的事情,混乱中还可能损坏办公设备;员工士气上,以后可能没有人会愿意在曾经放过尸体的地方工作;面对已经出现反应的股市,还要考虑到敏感的股价和错过任何一桩重要交易所导致的严重后果……Smarten盯着窗外还在不断涌出的黑烟,是保持旁观,看着街上那些流血的人们因为得不到救助而死去,还是冒着影响经营、股价下挫、自己被董事会责备甚至炒掉的风险伸出援手?
在这种极端状况下,做这样一个决策确实有很大压力。就算是个人,也要面对人性中感性和理性的相互角力,更何况是一个有着多重利益和复杂结构的企业组织。面对突发的自然或人为灾难,确实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或方案来应对。然而,正因为完全把社会和道德诉求同商业考量分离开来是不可能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决策反而很简单。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Smarten真的能够运用结果导向的思维,从企业长期的收益而不是短期的得失来考虑,那么他应该毫不犹豫地接收救援部门的请求,并动用一切可能得到的资源参与到灾难的救援当中。正如苹果公司日本商店在本次大地震中所做的那样,经过了7个小时118次余震之后,苹果店一直敞开大门,让成百上千无法回家和想与外界取得联络的人们涌入店内来观看新闻,通过Twitter、Facebook、Email等同家人联系。苹果员工还拿出了稳压器、多功能插座和IOS适配器等来让人们为移动设备充电。即使到了平时应该打烊的时间,仍有大批的人聚集在店前使用苹果店的Wifi网络,因为这仍然是唯一的与外部世界保持联系的方法。
在3月11日爆发的这场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中,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工具所发挥的作用让人们印象深刻,而政府和公益组织之外的商业力量,也再一次证明了自己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能。几乎与灾难发生的同一时间,大企业就立刻做出了反应和决策,并迅速付诸行动。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直接捐献金钱、物资、商品以及派出志愿者这样的常规形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救灾和自身的业务结合起来,通过提供战略性援助,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形象,也能够使灾区一些具体的困难得到迅速和直接的解决。这在2008年的中国5·12汶川地震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IBM中国公司为国家减灾中心提供了灾难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持,来寻找失踪人员,协调志愿者,追踪援助请求和执行等;诺基亚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确保受到地震影响地区的通讯正常。而在此次日本地震中,这一特征更为明显。
我们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出部分公司在地震发生时采取的援助方式,希望能就此话题引起更深入的探讨。
——日本NTT、KDDI以及软银三大手机巨头已开通“震灾传言板”免费服务,手机无法接通时可以采用这一通信手段。通讯服务商还将所有公用电话免费,免除网络通信费,以便民众及时通过网络取得联络和获得信息。
——索尼多家工厂受到地震和海啸冲击,但还是立即展开了救援行动,包括捐献三亿日元以及三万台便携式收音机。在普遍缺乏电力的灾区,收音机已成为人们了解灾情信息的主要工具。图为不需电池的索尼收音机,只要快速转动摇柄就可人力充电。
——日本最大的自动零售企业三得利在地震之后就宣布,所有的三得利自动贩卖机全部免费,而在去年的8月份,三得利就将所有的自动贩卖机进行了改造,以保证发生地震时自动贩卖机可以转为免费模式。便利连锁企业7-11也在震后立即宣布免费提供食品和饮用水。
——通用电气宣布向日本捐赠500万美元,并且扩大向日立、东芝、东京电力及日本政府的技术支持。通用电气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建设者,并与日立合建了2号机组。
——Groupon 日本分公司第一时间成立紧急应变团队,关闭在线广告,停止大量邮件发送,降低公用通信设施压力;发起“团购”募捐,捐款结束之后,Groupon公司自己将捐出同样金额,一起用于救灾。
——Google推出日本大地震在线危机响应中心,含地图、预警、灾害公告等数据,并利用网络寻人工具“Person Finder”发布和传递失踪人员信息。
——微软公司为那些受地震影响的公司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和临时软件授权,并承诺捐款25万美元。
——Twitter利用自身系统帮助组织血型资料,并建议用户使用一定的标签来分类地震信息、救援请求以及其他相关内容。
——亚马逊和雅虎公司都在主页上设置链接按钮来鼓励人们为灾区捐款。苹果公司在“iTunes Store”中设置捐款链接,将从3月11日开始至3月31日在iTunes上接受捐助,所得款项将通过美国红十字会支援日本灾区。
——Skype宣布开通免费国际电话,可免费拨打日本本宫灾区和云南盈江灾区的电话。
——继一家保险公司宣布解除和签约者合同当中的免责条款之后,日本的各大保险公司也是相继表明将会采取同样的这种措施来共度难关。目前包括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太阳生命保险等等各大公司一致表明会全额地去支付赈灾的保险金来简化申报的手续,最长不出6个月就能完成支付。
——社交游戏公司Zynga将游戏中的虚拟货币转化为真实的现金收益,人们购买点数玩游戏,Zynga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帮助受难者。
——沃尔玛和UPS利用强大的物流系统为灾区提供援助。
- 大连外包或被日本拖垮 2011-04-15
- 温家宝同菅直人通电话 要求日方高度重视向海洋排放核污水问题 2011-04-12
- 从日本地震看“社会资本” 2011-04-12
- 乐凯胶片调查:看王亚伟的第二张底牌 2011-04-12
- 日本福岛县和茨城县发生里氏7.1级强震 20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