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的信贷障碍
宋尧
2011-03-04 07:30
订阅

经济观察网 宋尧/文 或许,我们真应该关心下保障房背后的金融风险问题。

一份来自银行系统的材料表明,在2010年,银行系统总共为保障房的建设募集了2000多亿的资金,但这笔资金的下拨却多数为政治任务,现在看来,有成为坏账的风险。

划拨的土地,回迁安置的房子,不完全的产权。这一切均使得商业银行资金进入保障房领域缺乏一个重要的信贷因素,合乎规则的抵押物。2010年的多数信贷行为,均是通过地方政府提供信用担保的方式最终完成的。而保障房建设本身,却几乎没有自行归还贷款的可能。

而在今后五年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的重大压力之下,资金的筹集本就是对地方政府的一个考验,在经历了2009年“城投债”风波之后,地方政府的信用担保显然也越来越不保险。而商业银行机构,显然已对继续扩大保障房信贷规模心存疑虑。

有两会代表便已提交提案讨论这一问题,但坦率地说,除非金融市场能够快速成长,提供包括REITs在内的各类房地产基金的支持之外,其他各种方式都很难实质地解决问题,而商业贷款给保障房建设的助力,也将受制于风险,很难持续增长。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