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观察家 > 大家

“敌人”许可祝(1)

  
作者:刘溜
发布日期:2008-09-24
 1  |  2  |  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溜 十年前的夏天,在跟随作外交官的丈夫远赴西班牙马德里居住两年之后,许可祝回到她生活多年的北京城,却深感不适。马德里天空湛蓝、空气透明,而北京的上空却是灰蒙蒙的,她所住的十六层楼房一开窗都能闻到汽车尾气的味道。潜伏两年的慢性咽炎很快发作了,咽喉发干,咳嗽不止。

为什么两地的环境反差会如此之大?对这位咽炎患者兼环境法教授来说,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出国前她已在中国政法大学教了十二年环境法。回来后,她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教学工作,感到很有必要把自己的知识付诸实践。

很快她有了另一个身份——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副主任。十年后,她有足够的自信说,“我可能是全国环境法学界办理及实际调查环境法律援助案件最多的学者了”。

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中心位于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园内,办公室在一栋建于七十年代的红色小楼里面,楼房外表不久前粉刷一新,走进非常灰暗的楼梯间,墙皮大块发黑,有些地方已经脱落。

敲了半天才开门,里面说话的声音很大,许可祝在跟学生们讨论专业问题。她刚刚接收了六名研究生,“确实有点多,一般带三个就差不多了”。学生们离去,我们在办公桌边坐下。

办公室很简陋,几张桌子,几部旧台式电脑,各种档案和打印材料,都是关于污染案件的资料。墙上挂着五幅猩红色的感谢锦旗,它们是四川、福建等地的污染受害者送给中心的,是屋子里最耀眼的物件。

许可祝比照片上好看多了,长长的乌黑卷发,开朗明亮的笑容,有些妩媚又有些刚毅。“不上相啊”,她有些遗憾地笑笑。

她说,十年前回国后,她本来还可以往行政法研究方向发展,她的研究生导师是行政法权威应松年教授。行政法当时就已是显学,人才济济,相比之下环境法很不受重视,在学校教环境法的只有她与王灿发两人。

正是那一年,她的同事王灿发教授申请到了美国福特基金会的项目基金,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中心虽已注册成立,但只有王教授一人,无人相助。王灿发问她是否愿意加入,她觉得机遇到了,可以发挥自己所长。

许可祝结束了原先简单而不无枯燥的生活,投入到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复杂的世界中。

这是中国惟一一家 “专打环境污染案件”的机构。1999年,中心开通了援助热线010-62267459,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根据热线电话提供的线索,迄今为止援助中心共接手了100多件污染诉讼案件,其中有三分之一已经胜诉,三分之一败诉,另外的大约三分之一还未结案。

问许可祝对这十年有何感受和体会,“这些年体会特别多,接触的污染受害者太多,维权太艰难。这两年,我经常受权委托,直接作受害者代理人,了解到大量事实,与律师出入法庭,体会更加深入。我们作为这么专业的法律人,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提起诉讼,有些案子我们认为有充分法律依据可以胜诉,但是结果并非如此。可想而知普通人维权有多难。”

“最初是立案难,法院不受理。然后是污染取证难,企业及环保部门不提供相关证据。立案了,证据也充分,胜诉还是难。即便胜诉了,还有执行难。福建屏南县1721人诉榕屏化工厂案,2005年胜诉,两年后才拿到赔偿。”

“我以前一直在城市生活,很少去农村,看到的都是正面的美好的东西。”许可祝说。她是北京人,母亲是外交官,父亲在首钢工作。她的经历简单而顺利,1980年上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接手的污染案件大都发生在农村。农村的贫穷状况令她震惊,贵州乡村的小孩曾围住她向她要钱。农民受害者与企业老板贫富悬殊。“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她很乐观。

她接触过许多污染受害者。她说她的特点是耐心细致,脾气特别好,而且是“一个一点架子都没有的人”。她发现污染受害者经常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企业违法排污,他们向企业反映,无效,向政府反映,仍无效。他们只好自己维权,砸工厂,引发为群体性事件。最后他们被处罚,成为违法者与牺牲者。他们为什么会违法?是因为企业违法在先,而执法者反倒不去追究企业的违法行为。”

2005年6月,接到求助热线后,许可祝一行六人前往河北定州市留早镇北王家庄村某稀有金属提炼厂,调查该厂的污染问题。厂门口没有标牌且无人看守,他们进去后,见到有几个人在院子里聊天。那几人发现有人照相后,便把大门锁上。许可祝当着那几人的面把数码相机里的照片全部删掉。但对方仍有人抄起砖头威胁着要砸过来。

许可祝说,“我是中国政法大学的。”

对方很嚣张,“打的就是你!”

许可祝让同行的记者打了报警电话。一名学生的后背被砖头拍中,幸好不算严重。

冲突之时,许可祝用她自己也不明白打哪儿来的勇气喊道,“我就不信中国的法律到不了你们定州!”

警察赶到后,那几人仍不放行。许可祝他们被关了近三个小时,直到晚上七点才被准许离开。

之后他们又去了定州市环保局了解该提炼厂的情况,许可祝看到环保局的墙上写的服务宗旨是“一切要为企业服务”。这一口号让许可祝大为吃惊,“环保局可不是给企业开绿灯、发许可证的,而是监督企业的,职责完全搞错了”。

许可祝帮助北王家村村民提起对定州市环保局的诉讼,然而定州市法院拒绝受理。法律帮助中心向环保总局反映情况,该提炼厂被关闭。

事情并未到此结束,北王家村村民、此案的申诉人之一张继昌由于曾拦截提炼厂运送废料的车以阻止污染,被控寻衅滋事,并被判处十几年的有期徒刑,已经入狱。许可祝认为这一判决是完全不公正的,他们仍在为张继昌减轻刑罚而进行上诉。

污染受害者变成违法者,这是许可祝最不愿意看到的。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促进环境法规的执行,二是帮助污染受害者依法维权。

 1  |  2  |  3 
相关文章
more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