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卫视打造省级卫视“第一红色频道”的举动,我们或许应更多地视为其发展方式的转型——瞄准细分市场,等同于现在的旅游、戏剧、纪录片等专业频道,是电视节目多样性的一种体现。重庆卫视宣布晚间黄金时段将不再播出电视剧,而用自办的红色文化节目来代替的方案,在当下黄金时段全国同播一部电视剧的背景下,也不啻是一种好的破局之道。
眼下重庆,“唱红打黑”正是地方政府倡导的主旋律,并因此当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另外,重庆的现代历史又与红色革命紧密不可分,红岩文化早已深入人心。重庆开办红色频道,也是其媒体公共属性的体现,让民众更多了解红色文化,追忆过去,理解当下的生活来之不易。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只是重庆卫视最需考虑的,是如何保持红色节目的长久性,如何做到公共性与商业性的统一,频道定位的改弦易辙可能会带来广告的暂时低迷。
好了,对红色频道的理解到此打住,过度的解读势必造成物极必反的效果。比如有人就迫不及待地叫喊,应该将红色频道推广到全国,让全国频道一片红。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建议的后果——我们手中的遥控器真的失效了。问题是,我们不仅仅喜欢听《东方红》、《社会主义好》,也可能喜欢听周杰伦的 《菊花台》、龚琳娜的《忐忑》;我们不仅仅喜欢看《信念》,也可能喜欢《非诚勿扰》,看都市中剩男剩女的小小烦恼;我们不仅喜欢看《解放大西南》,也可能喜欢《蜗居》,那是我们房奴的真实写照。
我们的幸福生活中,不仅仅应该有红色,还应该有绿色、紫色等颜色点缀,当然你可以说不能有“黄色”。毛泽东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换言之,就是鼓励艺术的多元化。如果我们坚持只有红色频道才是好的,这种非对即错理念无疑违背了“双百方针”政策。红色很好,但百花齐放更应是这个国家的追求。
我们当下的电视节目的确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人提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为了提高收视率,一些电视台也采取过一些“三俗”做法,遭到了民众的嫌恶,但是民众会用遥控器投票,最终市场会惩罚那些违规者,倒逼电视台制作出民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如果为了纠偏,就采用全国一片红的做法,无异于将遥控器从观众手中夺走,剥夺民众的选择权。
另外,我们认为,也不宜将红色频道过多意识形态化,红色频道仅仅是一个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内容选择方案,如果过分地强调红色频道是在承担历史责任,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那别的电视台就不红色了?就不承担历史责任,偏离了社会主流价值观?这显然不是重庆卫视的初衷。所以,红色频道仅仅是一个频道,不应该承担更多的含义。
- 王天伦的“金钱帝国” 2011-04-14
- 重庆打黑这两年 2011-04-14
- 全国12个省区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重庆涨幅居首 2011-04-12
- 房价收入比成为调控房价的“指南针” 2011-04-06
- 重庆政府称李庄有遗漏罪行 201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