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局四个月调查了什么
汪雷
18:10
2010-03-31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评论员 汪雷 3月20日,一条《疫苗厂造假为祸百万人》的报道,让舆论焦点再次对准了狂犬疫苗问题企业江苏延申。这则消息称,江苏延申由于“疫苗造假”,7名公司高层被批捕。这个消息随即被相关方否认。

全民高度关注山西疫苗风波之际,江苏假疫苗事件的最新进展牵动人心。

去年12月3日,国家药监局公告称,江苏延申2008年若干批次共21.58万人份的狂犬病疫苗质量存在问题,可能造成注射疫苗的人群仍然患上狂犬病。狂犬病致人死亡率100%。随后,国家药监局派出调查组督导江苏药监局对此立案调查。

昨天,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还没有得出最终结论。这算是为这一轮风波初步划上了一个句号。

事情显然还没有完。针对假狂犬疫苗的疑问并没有得到解答,国民仍是一头雾水。

调查已经进行了四个月,还没有得出结果。是什么样的调查,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卫生部对于山西疫苗的调查,一周左右就得出了结论,江苏假疫苗调查,没理由四个月还没结束。

而且,这是一个和数百万狂犬疫苗注射者利益切身相关的大问题,即便确实尚未得出调查结果,药监部门也应该把调查内容、方式和进展,定期向社会公布。这不是关于某个案件的调查,相信不会有很多内容涉及保密。

另外,还有媒体报道说,这段时间江苏延申一直在走高层公关路线,试图减轻责任。对此,相关方予以了否认。如果药监局能够公布过去四个月的调查过程,证明四个月的调查是必要的,那么监管方和问题企业方暗箱操作、内部利益交换的质疑,也就不攻自破了。

接下来,调查还要多久才能得出结果,需要药监局给出个大概时间表。这么拖下去,无法让国人满意。相信这么重大的问题,最终也不会不了了之。

事实上,在美国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在医疗制度尚不完善的时候,疫苗领域都曾发生过严重问题。例如,日本在五十年代时,无良疫苗企业贿赂卫生管理和检测政府部门,导致一大批日本人成为输入性艾滋病患者。恶性事件爆发后,日本主管卫生的政府部门两年间对问题疫苗不闻不问。这一事件被揭露后,最终导致了执政党的下台,继而触发了疫苗管理体系的改革——在疫苗入市前的审查中引入了客观中立的最三方,以切断企业和政府间的利益纠葛。

近几年,国内疫苗领域问题频发,从生产环节的质量问题,到流通环节的垄断和暴利问题,国人对疫苗充满恐惧感。

去年3月药监局公布了大连“金港安迪”造假狂犬疫苗事件,这次又曝光了江苏延申、河北福尔的假狂犬疫苗。这三家都是国内各类型疫苗的大型生产企业,三家公司占到了国内狂犬疫苗生产量的1/3。江苏延申还承担了800多万支甲流疫苗的生产任务。这些大公司频频出现问题,表明这个领域已经处于失控状态。对于这个领域的改革也是迫在眉睫。

现在,狂犬疫苗管理的漏洞,主要就是官方提到的疫苗入市销售前检测需要两个月时间,这使得药监局被迫规定狂犬疫苗可以边销售边检测。而往往检测结果出来时,疫苗都已经卖完了。

不知道国外的狂犬疫苗是不是也要边销售边检测,国外又是如何保证疫苗的质量的。但如果确如中国官方所说,这是个无奈的选择。那我们只能建议,对于狂犬疫苗的管理,由“事前检测”调整为“事后追索”。而这个追索的处罚一定要非常严厉,足以震慑疫苗生产企业不敢随意造假。

前几日,有媒体报道说6名中国公民向尼日利亚出口假抗疟疾药品,尼官员称“6个人如果真的犯下严重罪行,在中国有可能面临死刑判决。”

死刑自然不值得大力提倡,但相信无良的疫苗企业经营者看到这则新闻时,内心是颤抖的。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