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号”事件后韩国对朝的遏制政策
成晓河
10:28
2010-05-27
订阅

经济观察网 成晓河/文 5月20日,韩国政府正式颁布“天安”号事件的真相后,又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以“报复”为基础的对朝遏制新政策。5月25日,韩国政府决定重新认定朝鲜为头号敌人,中断六年之久的大喇叭宣传战也重新启动,2000年以来韩朝双方苦心经营的缓和成果几乎丧失殆尽。 

从现有情况来看,韩国政府报复和遏制朝鲜的行动体现出“狠”、“全”、“大”三大特点。 

所谓“狠”就是对朝鲜使“狠招”。在舆论上,韩国领导人频频发“狠”话,誓言复仇。早在4月19日,李明博就表示韩国政府将根据调查结果,坚决地采取果断措施,避免再发生类似事件。5月2日,韩国防部长金泰荣扬言,“杀害我们军人的人必须付出代价”,“不管采取何种形式,一定要报仇”。5月24日,李明博的调门进一步提高,声明韩将对朝实行积极遏制的政策。除了讲“狠”话,韩方还在军事上使“狠”招,它一改过去“先礼后兵”的谨慎做法,在有争议的海域对朝鲜可能的“挑衅”摆出现场速战速决的强硬姿态。5月15日和18日,朝鲜船只越过有争议的北方警戒线后,韩国海军马上开火示警,予以驱逐。在经济上韩国也不惜代价,全面中止韩朝贸易。尽管这种做法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嫌,并对自身刚刚企稳的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冲击,但自身“痛”的目的就是要使朝鲜更“痛”。 

韩国的“狠”虽不意味着真的要打,但其一石两鸟的近期目标还是清晰可辨:一是提振士气,彰显李明博孜孜以求的韩军“强大的精神力量”;二是威慑朝鲜,并寻机为“天安舰”的沉没雪耻。 

所谓“全”就是韩国的反制措施全面而系统。经过近六十天的反复权衡,韩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针对朝鲜的报复遏制措施涵盖了军事、经济、外交诸多方面,面面俱到,无所不包。实际上,早在李明博“5.24”讲话前,韩国政府就有所动作。在经贸领域,由于韩国妇女在金刚山军事禁区被射杀,韩国早在2008年7月就冻结了金刚山和开城旅游项目;素有韩朝关系温度计之称的开城工业园区也因为南北双方之间的龃龉而趔趄不前。在军事领域,5月4日,李明博召开了多达一百五十名多名韩国高级军官参加的军事会议。此会除了总结天安舰沉没的教训并以此为契机启动全面军事改革外,还为今后向朝鲜最后摊牌做了全面的军事动员。5月24日,韩国政府宣布的报复性遏制措施结束了过去零打零敲、各自设防的做法,开启了有步骤、多层次、全方位向朝施压的新篇章。 

韩国政府差不多穷尽了有限的备选方案,策略之“全”并不意味着所有措施可以等量齐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大约可以看出韩国报复性遏制政策中“军事为先锋、外交做舞台、经济当主力”的三管齐下的基本态势,这“三管”有轻有重、有先有后,主要用意是要使朝鲜感到“痛”并付出代价。 

所谓“大”就是把报复性遏制行动的场面搞得很大。一方面,韩国政府通过高调厚葬水手、弥合政派分歧、动员国内舆论在自己的治下形成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局面,另一方面,通过把“天安舰事件”国际化以及自己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的有力条件对备受孤立之苦朝鲜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外交征伐。迄今为止,韩国外交努力的结果喜忧参半。忧的是中国、俄罗斯对天安舰事件的态度有所保留,喜的是韩国的盟友纷纷示好。5月16日,日本外相冈田克也表示,日本在天安号事件上支持韩国;17日,奥巴马向李明博重申美国对韩国的安全承诺;25日,美日国防部长盖茨和北泽俊美誓言“联合支持韩国”;同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又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要求朝鲜为天安舰事件赔礼道歉;26日,加拿大断绝与朝鲜的关系,澳大利亚和其他部分欧盟国家纷纷出面造势,声援韩国,指责朝鲜。与朝鲜形单影只相较,韩国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外交挞伐场面不可谓不大。 

场面“大”不仅可以撑门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把事情搞“大”,向中、俄等国施加一定的影响,为韩国游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有利于自己、不利于朝鲜的决议铺平道路。 

以“狠”、“全”、“大”为特征的对朝报复性遏制政策绝不是即兴之作,而是韩国政府较长时间深思熟虑的结果。这个政策不仅有一定的国内民意基础,而且还有美日等盟国公开的支持。尽管韩国先声夺人,在与朝鲜的角力中攻势不断,但其报复性遏制政策的成败如何,现在评估为时尚早。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