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中国行留给我们什么
刘伟勋
2010-09-30 08:53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评论员 刘伟勋 中国公众开始享受国庆假期之际,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即将结束他们为期四天的中国之旅。这两位被亲切地简称为“巴比”的明星富豪,离开中国时或许会感到不虚此行,因为他们成功掀起了中国对财富和慈善话题的热烈讨论,推动有着独特国情的中国慈善事业向国际水准迈进了一步,这比聚焦于邀请到哪些富豪参加晚宴,以及募集到多少善款更有价值。

巴菲特和盖茨此前曾多次访问中国,也曾分别谈及慈善话题,但都没有像这次广受热议。这要归功于股神和全球首富的财富光环,归功于主办方的精心设计和国内外媒体的追捧炒作。但更为重要的一个背景是,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分配格局初定的中国,是时候讨论慈善和它的是是非非了。

不过,接下来与其坐而论道探讨慈善,不如先看看巴比在中国之旅中如何对待他们的工作,以及如何阐释他们的慈善理念。

巴比中国行尽管被冠以“慈善”的主题,但实际上,巴菲特和盖茨四天行程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帮助前者持有股份的中国民营企业比亚迪造势。无论是参观比亚迪在深圳、惠州、长沙的基地,还是出席比亚迪汽车商务年会和新车M6北京站上市仪式,这两位超级富豪都按照主办方比亚迪的计划,不辞辛劳地用微笑、大拇指、溢美之词和美式幽默配合每一项活动。

一次看似平常的参观考察,因为巴比的联袂出现和随之而来的慈善话题,被演绎成为备受瞩目的营销盛事。某种程度上,在这个充满名利、各有所求的商业舞台上,巴菲特和盖茨都是演技出众的实力派演员。

尽管凭借已经拥有的财富和地位,巴比完全可以拒绝中国行中的做秀成分,但他们不仅没有拒绝,反而尽心尽力地像演员一样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不管内心是否真的喜欢。虽然两位富豪舟车劳顿,甚至要饿着肚子出席活动,但他们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并没有被打折扣。

这是一种职业精神,而职业精神,正是他们获取名声和财富的基石之一,其重要程度并不亚于天分、眼光和投资理念。

巴比对于慈善事业的追求,同样体现出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但在更深层次上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他们对待财富的平和心态,以及超越财富的人生哲学。这些,发自他们的内心,也正是中国富豪们所普遍欠缺的。

9月29日中午参加比亚迪的活动时,巴菲特这样阐释他对慈善的理解:我幸运地拥有了财富,但自己需要的有限,还是吃那么多的饭,住那么大的房间。像自己这样幸运的人,要更多地回馈社会。

盖茨则说,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每个人都付出自己的一份力,社会就会越来越慷慨大方。

围绕着财富和慈善,中国的富豪们言行各异,有高调“裸捐”者,有谨慎迂回者,也有闷声回避者。在当下的中国,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就如同中国经济不可能一步超越发达国家一样,国内的富豪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拥有巴比的心态和哲学。

与巴比相比,中国的富豪既需要财富的积累,也需要人生阅历的积淀和内心世界的升华。他们的成长成熟需要时间,不要操之过急。

不过,无论是中国的富豪还是普通民众,现在就值得向巴比学习的,是他们的职业精神。道理似乎很简单,就是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让自己拥有更多财富和更丰富内心的同时,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多做些事情。

这或许就是巴比中国行留给我们的最大一笔财富。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