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子弟,放弃北大梦吧
李丽
2010-11-23 11:34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评论员 李丽 最近有个数据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已从二三十年前的70%降至目前不到1%,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以一种非常残酷的方式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著名培训机构学而思教育集团总裁曹允东曾经对笔者说过:“目前小孩子的命运,已经不是靠一代人的努力可以改变的了。甚至需要两代人或者三代人的努力,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他看来,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在几十年前仅仅是吃什么的差距,而目前这种差距已经远远不能想象的了。

学而思仅仅在全国六所城市开了分校,这六所城市都是一线城市,或者经济比较发达的二线城市,而且学而思的老师大都是高学历,甚至是名校毕业的大学生,而学而思的学员仅仅是小学生或者中学生。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因为只有大城市的家长才能消费得起学而思的培训教育,其次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招到好老师。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改变命运,已经很难靠一个人的刻苦和努力就能实现的了。因为,不仅是公立教育的资源向大城市倾斜,就连市场化的教育也只能首先满足大城市。毕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资源的分布。

从国家的整个教育资源分配来看,高校的招生指标都是优先考虑本市的学生,一个城市的高校数量多,其本地化招生的学生指标就多,高校数量越多,本市学生上学的机会将会越大。一般而言,大城市的高校数量都是要多于中小城市的,这就意味着大城市的孩子从生下来就比小城市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

从公立教育的角度来看,现在很多好的师范院校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且这些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毕业之后首先会选择大城市进行就业,无疑好的教师资源就首先留在了大中城市,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孩子们就优先享受到了优质的资源。

从市场化培训机构来看,他们一般都会从大中城市产生,慢慢向二三线城市渗透。其理由就像学而思那样,因为大城市中不仅有丰富的教师资源,而且学生的家长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消费这些培训服务。而这些培训机构大都都是为了培训学生们的考试技巧,本身又提高了学生们进入好的公立学校的几率,从而使得越发的不公平。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城市的孩子有更多的资源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单拿博物馆来说,无论从博物馆的数量,还是博物馆的质量,大城市要远胜于小城市。同样,对于新鲜事物,或者国内外的最新信息,大城市的孩子要远比小城市的孩子有这种机会来接触,这就是所谓的眼界。这就是为何北京孩子成绩不好,却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自己素质高的理由,经历的事情多了,眼界自然不一样。

至于现在的自主招生,表面上看,使得更多的人有了更加公平的机会。但是从笔者的角度来看,对于小城市的孩子而言,享受好的教育的机会越发渺茫。为何这么说呢?

从现在的自主招生的形势来看,都是各个学校出题,而且出题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基本上都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出一些游离于课本之外的的题目。大城市的孩子,无论从自身接触的教育,还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都会比小城市的孩子更有想法,更有远见。因此,在接受这类考试的时候,自然也有更多优势。

有人说,现在清华北大已经变成了贵族学校,这样说还是有几分道理。在中国教育想逐渐摆脱“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选拨人才的模式,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将会扩大大城市与小城市孩子的机会成本。虽然素质教育一直都是现在国人所倡导的,但是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如何使得本身不平衡的局面下,来让孩子获取一个公平的机会享受为数不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应该是相关部门所深刻思考的问题。换句话说,很多孩子从起跑时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本来可以通过自己在奔跑过程中的努力获得进入决赛的机会,毕竟终点线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结果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使得终点线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这些孩子该怎么办?

从目前来看,只要中国城市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存在较大的差距,各种资源都向大城市流动,这个问题似乎无解。也许投胎之前,只能先祈祷自己的父母已经在大城市扎下了根,使自己有更多的资源可以保证自己有享受好的教育资源的可能。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