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抓GDP一样去抓公车改革
陶短房
2010-11-24 15:06
订阅

经济观察网 陶短房/文 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公车配备之多,开支之大,早已成为一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巨大不满的公众性、普遍性问题,有报道称,用于公车的消耗,甚至可能已超过军费开支,公车问题,已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

然而多年以来,公车改革不但一直在喊,而且事实上也一直在做,许多城市、许多部门都已经以这样那样的形式,推行了五花八门的公车改革措施,媒体、网络,这类消息屡见不鲜。

可改革归改革,公车问题却未见解决,只见严重。一方面,在不少地方和部门,“车改”被等同于“车贴”,在“货币化车改”的旗号下,各级官员按照行政级别获得数额不菲的补偿金,被公众议论为“变相加薪”;另一方面,“货币化”之后公车编制、数量和使用往往并未减少,或者要么改革时减少一些,不多久又如弹簧般涨回来,要么“货币化”处理掉一批旧公车,不旋踵又花钱购置一批新公车。

鉴于此,人们有理由怀疑未来公车改革的力度和效果,因为如果车改的思路仍旧是老一套,改革就难以达到增效节支的初衷,而会蜕变为又一场以级别、职位、权力为标准的福利再分配和公共资源私有化。

道理是明摆着的:中国公车问题之所以越改越严重,关键就在于在很多地方、很多部门,各种公车已不仅是、甚至主要不是交通工具、办公设备,而更是一种权力、等级、身份、气派的象征。这体现在不同级别的官员、部门,可以配置不同档次的车辆,也体现在诸如专车专用、指派司机、警车开道、交通管制等一系列社会反响更大、公共资源损耗更多的“公车附加值”上,正是这种附加在公车属性上的面子属性、级别属性、权力属性,才让公车改革举步维艰,动辄变味,试想一下,公车膨胀的症结正在于公车和级别、权力的挂钩、牵扯,而各地、各部门迄今的诸多公车改革方式,却是依托这种级别、权力,从用途和费用上进行再分配式的“微调”,正所谓缘木求鱼,如何能指望收获奇效?

说到底,公车问题是行政积弊,体制痼疾,要治本实非旦夕之功。但难以迅速治本,不意味着不能迅速指标。

尽管各级行政部门的办事效率经常令人抱怨,但在某些指标化、任务化的层面,它们却同样可以变得十分高效,比如GDP指标,各级政府、部门几乎都可以按时、按量,甚至超额完成,不打半点折扣,这是因为这项指标量化为绩效,直接和部门、部门领导的前途、利益挂钩,达到与否,回报与后果不但泾渭分明,而且立竿见影,这就迫使各级部门、主管不敢怠慢。

如果真心希望通过车改压缩公车规模、开支,就应像抓GDP那样抓公车改革,将公车规模、车辆总数、月行驶里程、车辆月消耗等等量化、绩效化,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头”,同时将诸如公车私用、车型超标、公车开道等违规行为转化为分数,实行扣分管理,一旦“越线”,直接影响绩效考评。如此一来,公车超标和铺张非但不能体现身份、气派,反倒可能影响绩效、前途,许多原本难办的事,也会因此好办起来。

GDP之所以在大多数地方可以抓得好,奥妙就在于将抓GDP和部门、官员切身利益相捆绑,抓公车改革要想在短时间内收到奇效,舍此一途,恐也别无他法。

“君子喻义,小人喻利”,这种将改革与利益捆绑的方法,可以治标,但不易治本,要从根源上解决公车问题,还要从体制改革方面入手。但社会之进步,总是先易后难,勿以善小而不为,是最浅显的道理——30多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第一步“联产承包”,不同样是走了“将责任和利益挂钩”的路数么?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